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0页(第1页)

  崇祯十一年(1638),刘宗周完成了《阳明先生传信录》一书的删定。他做这

  项工作的目的,是要纠正王学末流之弊,故选录他认为功夫最切近、最合于王阳明

  早年笃实精神的部分,并加了按语,反复辨析,澄清混乱。早在天启六、七年间,

  刘宗周就辑过《皇明道统录》一书,共七卷,体裁仿朱熹《名臣言行录》,记平

  生行履,次抄语录,末附断语,褒贬俱出独见。该书对当世推为大儒的薛(王宣)、

  陈献章、罗钦顺、王畿等人都有贬词,而对曹端、胡居仁、陈选、蔡清、王守仁、

  吕(木冉)诸人无间言。当时他特别推崇王阳明,说:

  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治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日良知,因示人以求

  端用力之要日致良知。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

  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静即动,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即上即下,无之不

  一,以救学者支离眩骛务华而绝根之病,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

  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注]。

  但是,因王阳明的学说与朱熹之说不无抵牾,且极力表章6九渊,故有人疑

  &1dquo;良知”之说或出于禅。刘宗周虽然承认阳明之学&1dquo;从《五经》中印证过来,其为

  廓然圣路无疑”,但又说:&1dquo;特其急于明道,往往将向上一几,轻于指点,启后学

  躐等之弊有之”。由于王阳明语焉不详,后学之人曲解了他的意思流入禅学,这在

  阳明弟子王畿(龙溪)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刘宗周批评说:&1dquo;至龙溪直把良知作

  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虽谓之操戈入室可也。”操戈入室,指入禅

  门之室。如关于有名的&1dquo;四句教”,刘宗周认为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为阳

  明的未定之见,平日虽曾说过这样的话,但未敢于书以滋学者之惑。至王畿始云

  &1dquo;四有之说,猥犯支离”,势必进之四无而后快。刘宗周批评说:

  既无善恶,又何有心意知物?终必进之无心无意无知无物而后玄。如此,则致

  良知三字著在何处[注]?

  王畿&1dquo;四无”说,认为&1dquo;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将心中本

  来具有的&1dquo;意”的至善品格抹杀了,只剩下一个空寂虚无的心,这样,就堕入了禅

  学,使&1dquo;致良知”三字没有了着落。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