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3页(第1页)

  道也。”在阳明洞隐居既久,往日的事功之心销磨殆尽,守仁唯思离世远遁,摆脱

  尘世烦恼,求得六根清静。然而,他终究不能舍弃养育自己的祖母和父亲,经过内

  心激烈痛苦的矛盾斗争,忽又醒悟过来,仰天长叹道:&1dquo;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

  是断灭种性矣!”从那以后,王守仁逐渐认清佛、道两家之非,笃信儒学才是穷

  &1dquo;天理”、通&1dquo;至道”的理想途径。随即,他毅然离开了阳明洞,移居西湖疗养。

  在此地宁静恬适的生活中,守仁注意调理身心,奋心自拔,再次振起儒家积极入世

  的精神,以实现其立志做圣贤的夙愿。

  弘治十七年(15o4)秋,王守仁奉命主考山东乡试,不久改授兵部武选清吏司

  主事。次年,他鉴于学者溺于词章记诵,不复知有身心之学,因而倡先立必为圣

  人之志。闻者响应风从,有人愿执贽上门拜师,守仁于是开始授徒讲学。由于师友

  之道废弛已久,满朝士大夫几乎都认为他是立异好名,不足以引为同道。唯有翰林

  庶吉士湛若水与王守仁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自此,王守仁结束了泛滥词

  章、究心朱学、出入佛老的求索历程,渐渐步入&1dquo;心学”的大门。

  六、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o6),王守仁在仕途上遭到严重挫折,随之引起了他思想

  上的巨大变化。当时,皇帝朱厚照刚刚即位不久,又加之其昏庸荒淫,不理政事,

  致使阉党刘瑾专权,朝政日非。这一年冬天,南京户科给事戴铣、四川道御史薄彦

  微等人愤然上疏,连章切谏,宦官头子刘瑾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戴、薄2o余人入诏

  狱,廷杖除名。眼看阉党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王守仁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先

  抗疏援救戴、薄诸人。疏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he11ip;&he11ip;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

  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说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国。&he11ip;&he11ip;则非惟

  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he11ip;&he11ip;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

  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he11ip;&he11ip;(《乞有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刘瑾见疏勃然大怒,将王守仁亦下诏狱,廷杖4o,死而复苏;又指为&1dquo;奸党”,

  罚跪于金水桥南,令其受尽莫大侮辱。随后谪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立边就道,不

  许停留。

  正德二年(15o7)夏天,王守仁奔赴谪所到达钱塘,刘瑾派人一直尾随盯梢,

  企图暗中加害。他托言&1dquo;投江”,才侥幸摆脱了阉党的追杀。继后&1dquo;因附商船游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