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7页(第2页)

  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却反而&1dquo;执策而临之曰:&1squo;天下无马!’”他认为人才

  总是有的,关键在于有无慧眼去识别和选拔。他推荐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当学官,

  让他们与诸生一道研讨儒家学说,教育诸生,从此国子监学风大变,诸生向学蔚然

  成风。如张籍原为校书郎,经韩愈推荐、提拔为国子博士。经韩愈举荐而为学官的

  就有十六、七人。这些人对唐代教育和文化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

  长庆元年,韩愈转为兵部侍郎。这一年,镇州生兵乱,乱兵杀节度使田弘正

  而立王廷凑,围深州刺史牛元翼。穆宗派韩愈前去宣抚。朝臣们认为此行险恶,恐

  怕性命难保,都替他担忧,元稹叹道:&1dquo;韩愈可惜”,以为他一定有去无回。穆宗

  也诏示韩愈见机行事,不一定要入城。但韩愈认为既受君命,就应该勇往直前,临

  危不惧。他骑马奔入乱军阵中;劝王廷凑解除对牛元翼的围困。韩愈此行有智有勇,

  取得了成功,兵乱被抚平。穆宗非常高兴,将他升为吏部侍郎。韩愈后来又一度卷

  入政治斗争之中,担任过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复为吏部侍郎,官位时有沉浮,但

  没有什么大的起落[注]

  长庆四年,韩愈去世,终年57岁。韩愈坎坷的生命历程并不长,但他不怨天尤

  人,对生死有着清醒、达观的认识,体现了儒家的理性主义精神。他临死时很平静,

  回顾自己的一生,欣慰地说,以我的伯兄韩会那样高的德行,又懂得养生,也只活

  了43岁,而我天资不高,却官至侍郎,享年比伯兄还高出15岁,如果还不满足,要

  怎么才满足?并且我能在家里寿终正寝,又没有失去为人臣、为人子的大节,在九

  泉下面对先人也可以无愧了[注]。他还告诉家人,丧葬要按儒家传统礼数举行,

  &1dquo;俗习夷狄、画写浮图、日以七数之,及拘阴阳所谓吉凶,一无污我”[注]。由此

  事可见他对儒家传统的维护,对佛教的排拒,至死不渝。

  二、排斥异端攘击佛老

  韩愈的历史地位,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位有影响的政治家而取得的。他在文学上

  和思想上的建树,远远过了他在政治上的建树。他除了以一代文宗著称外,还力

  排释老,&1dquo;扶树教道”,挽救儒家文化的危机,致力于儒学创。在文学革与儒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