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节(第1页)

今日颜幼卿清早出门,在万家宅邸与码头街巷转过一圈,不觉已是午后。天气闷热,奔波大半日,饶是他自诩体力过人,也有些疲惫。兼之事情多日不得突破,难免焦躁。忽然心念一动,叫辆人力车,回到当初凶犯招供的与幕后之人会面处所,一家藏在正街后头巷子里的小茶馆。此类场所聚集三教九流人物,往往与帮会势力多有往来。这片区域虽不是万雪程地盘,为首的老大却是他一个亲近手下拜把子的兄弟。如此内幕凭颜幼卿一个外人自然难以知道,只是他既将万某列为头号怀疑对象,便特意向其他警员打听,不久前凑巧得知此事。透露消息者曾目睹他如何三两下叫凶犯开口,颇愿意卖他一个好。

小茶馆里人不多,伙计正趴在桌上打盹儿。

“一碗葱油面。”颜幼卿用的是清湾镇口音。住了快满一年,学几句简单对白是没有问题的。加上他的打扮举止,活脱脱一个乡下进城讨生活的小年轻。

伙计慢腾腾给他上了面。茶馆兼卖几样固定点心饭食,方便不开火的闲人。葱油面亮汪汪一大碗,相当实惠。

颜幼卿正饿得厉害,低头吃了一阵,才抬眼查看四周,不提防正与斜角桌上一人对望个正着。那人撞上他眼神,立刻佯装无意避让开去。颜幼卿心里泛起一阵微妙感觉,总觉那人之前正在特意观察自己,而后躲避的动作却又太过顺畅迅速,就好似……好似一名训练有素的暗探。他起身从近旁另一张桌上取过香醋,向碗里倒一些,继续埋头吃面。直至吃完,再未抬头,心中却明白知道,那人期间又偷窥了自己两回。

颜幼卿在脑海中搜寻,确认应当从未见过此人。然而看他举动,倒像是认识自己一般,或者说……觉得自己眼熟,内心有所怀疑。会是什么人,才有这等举动?回想他身形轮廓,与先头提供线索者口中可疑人物亦颇为重合。莫非……

颜幼卿叫伙计结账,自衣兜深处抠抠缩缩往外掏钱。那人趁此机会,先一步走了。待他消失在门口,颜幼卿丢下钱紧走几步,很快便缀在其身后。

对方在巷子里兜了几个圈,之后上了一辆人力车。颜幼卿也叫辆车远远跟随,越走越是心惊。此人不偏不倚,果然直奔河滨租界区,往万雪程住所方向而去。眼见快要到万家所在街道,颜幼卿命车夫紧追一段,悄悄将早已扣在掌心的一颗小石子飞弹出去。那人冷不丁胳膊一麻,夹在腋下的皮包滚落下地,急忙叫车夫停住。他匆匆下车跑回来捡拾,却被一只瘦削有力的手抢了先。

颜幼卿盯住对方汗涔涔的脸,声音轻缓道:“这位先生,有劳借一步说话。”

第72章人间多鬼魅

革命党总部驻申城分理处,位于前朝松江道旧府衙内。申城革命政府成立时,未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建立新的行政办公楼,不得已仍旧使用前朝府衙。匀出后院原本用于安置官员家眷的一所厢房,做了党部办公室。尚古之从前停驻申城,尽管在前院另有办公场所,然他无所谓排场,又贪图清静,多数时候待在这里。厢房左右两侧各有一间耳房,左边是秘书杨元绍办公室,右边则做了资料储藏室。尚古之去世后,革命党江宁总部并没有立即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杨元绍为表敬重,自然保持原状不动。他留下安裕容帮忙整理遗稿,也安排在资料室里。宁愿不辞辛劳,将存放于办公室的文档稿件一趟趟搬来搬去。

安裕容手里有钱,五月初返回清湾镇之前,就在盎格鲁租界边缘区域寻了一所僻静小洋楼租下。此处幽静安全,转过两条街巷,却又直通弗洛林租界与火车站,去往码头也方便,是个难得的宜居之所。兄弟俩人生地疏,又不愿通过杨元绍寻找住处,多亏当初徐文约给了几个南方友人联系方式,最后安裕容联系上其中一位。此人供职于一家洋人报纸本地夏文分部,因而识得不少租界居民,帮忙牵线搭桥,成就此事。

前朝松江道旧府衙,自然不在租界区内,好在相距并不算远,人力车跑个三四十分钟而已。安裕容琢磨着此番既要停留多日,不如购置一辆自行车,想必骑来惬意自在,幼卿一定喜欢。这几天两人早出晚归,各自忙碌。有时同进同出,有时互相等待,夜间说些琐屑私语,间或商量商量正经事,仿若夫妻般柴米油盐平常度日。比起幼卿查案查得焦虑,他倒是颇为乐在其中。暗中考虑待艺专七月放暑假便不再续约,搬到城里来长住。

尚古之被刺案件,不论最终结局如何,兄弟俩还想似从前那般隐居世外桃源,势必再不可得,反不如早做准备。

尚先生之死,确乎令人悲愤无奈。然世间可悲可愤终至无奈之事,何其多哉。安裕容心想:幼卿固是赤子情怀,相较之下,安某人一颗心已然冷硬多时。

今日幼卿照例早早起床,出门前特地叫自己帮忙检视一番装扮,那瘸腿黑框眼镜就是临时起意,从原住户丢弃的杂物里寻出来添上的。他肯多花心思在伪装上,时时不忘自身安危,当然是好事。然而安裕容分明能够感知到对方压在心底的愤怒与急切,这隐而不发的情绪拨动了他的神经,安裕容索性跟着早早出了门。路过生煎摊也没有停留,只买了几个三鲜馅儿的捧在手里。这家摊主调制的咸豆浆亦是一绝,安裕容很喜欢坐下来,配着生煎包慢条斯理喝一碗。以至于他路经此地不过几天,摊主已经记住了这个闷热天里衬衫西裤一丝不苟的年轻人。

安裕容坐在人力车上,捧起香气四溢的生煎包瞅瞅,终于上口开吃。除去逃亡路上不得已,安公子鲜有这般不顾礼仪形象时刻。实在是想起杨元绍对待尚先生遗物态度,自己若是敢在办公室内行吃早点这等大不敬之举,只怕是要被念叨上一整天。又想过几天定要寻个空档,领幼卿出来好好吃一回,他为了查案,定是在外头胡乱对付。

安裕容抵达市府大门,还不到开工钟点,内外十分安静。他向门卫晃了晃临时出入证,自侧面车马通道行至后院,一个人也没碰上。挂着党部牌子的厢房大门已开,可见杨元绍作为工作模范,早已到岗,只是屋内静悄悄的,不知人去了哪里。左右耳房朝向走廊的小门挂着锁,安裕容虽有资料室钥匙,却嫌麻烦,自厢房内侧门进了右面房间。归拢一番桌面杂物,欲起身去开水房要一壶水来泡茶。听见大门外传来脚步声,估计是杨元绍回来了。刚想撩起帘子出去打招呼,忽地心念一转,反手迅速合上与厢房相通的侧门,屏住呼吸,耳朵贴在门缝处。他动作轻悄流畅,分明是偷听壁脚猥琐举动,因其神态过于从容自若,便似倚墙小憩一般。

只听得脚步渐近,一人迈进门来。又有物品挪移之声,片刻后传来拨动电话号码的声响。

“喂,请问是连公馆吗?劳烦请唐世虞先生听电话。”

果然,杨元绍丝毫未曾怀疑隔墙有耳。厢房乃前朝老旧建筑,几无隔音可言,话音听得清清楚楚。

“嗯?唐先生还在歇息?麻烦你告诉他,我是申城市府秘书处丁秘书,有要紧事找他。”

安裕容垂下眼眸,默默思索。杨元绍给唐世虞打电话,居然要假借他人名义,是何缘故?犹记得年初庄园守岁,围炉夜话,尚先生介绍杨秘书,提及此人在他北上京师,任职联合政府与祁保善周旋期间,曾跟在唐世虞身边。算来彼此共事将近两年光景,按说关系应当颇为密切才是。

过得好一阵,大约对面终于换人接了电话,杨元绍低沉的语音再次响起:“理事长,是我。”唐世虞现任革命党总部理事长,故有此称呼。

“你问我如何知道阁下在连公馆?自然是丁秘书告诉我的。”杨元绍一贯温和有礼,此时却语气寒冷阴郁,“丁秘书当然不会主动告诉我。只是,当初理事长如何从我这里知道了尚先生车次时刻,我便如何从丁秘书处问得理事长行踪罢了。所谓关心则乱,丁秘书果然是理事长亲近之人。谁能想到,理事长假借前赴河阳视察北伐军,不肯随同宋先生一道返回江宁,却原来还留在申城——这般偷偷摸摸不肯露面,不知是何缘故?”

安裕容听得心头一跳,原来唐世虞竟提前从杨元绍嘴里套走了尚古之出发时刻消息。纵然革命党派系林立,但唐世虞一直是在南方积极配合尚古之的中坚人物。安裕容记得清楚,去年春夏之交北方抨击祁保善独裁论战中,尚古之起草的文章《共和总统之权利与义务》,借用的就是唐世虞名字,足见双方属于同一阵营。难道说……

电话那头似是在辩解什么。可惜任凭安裕容如何竖起耳朵,透过听筒到底听不清楚。不禁暗忖若是幼卿在此,当能听得丝毫不差,可惜。

就听杨元绍继续道:“理事长不必急于挂断。杨某心中有一疑问,欲向理事长当面请教,奈何变故以来,始终不得机会。今日偶尔得知理事长仍在申城,冒昧致电。若理事长吝于指教,恐怕在下只得亲自跑一趟江宁,向宋先生去问个清楚明白了。”

宋先生,自然是革命党最高领袖宋承予,葬礼之后便回了江宁。安裕容迅速将杨元绍话中透出的意思梳理一通。先是唐世虞在其未防备状态下寻机问出了尚古之出行具体信息,因唐属同一阵营,又有两年上下级情谊,杨元绍想必不疑有他。尚古之被刺后,再如何相信也该有所疑虑,杨元绍欲当面质问,结果唐某人着意回避,始终没找到机会。不仅如此,唐世虞表面装作去了河阳,实际却一直留在申城,不知背后搞什么动作。杨元绍吃一堑长一智,依样画葫芦,从唐的亲信丁秘书处下手,套出实情,且假借丁某名义,才得以通了这个电话。

或许是面告宋先生的威胁起了作用,对方果然没挂电话。但闻杨元绍冷笑一声:“理事长何必与我说这些虚词。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把尚先生车次时刻,泄漏给了谁?”

对方不知在说什么,半晌,杨元绍语调陡然升高:“你问我尚先生死了,与你有什么好处?对,我原本也是这般想法。尚先生……死了,与你有什么好处?你二人一主外交,一主内务,同为共和砥柱,配合无间,可当千军万马。没有尚先生,你孤掌难鸣,拿什么去和手里有军队的人争?可叹我昨夜才知道,原来祁保善两个月前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二三十天没起来,状况大不如前,说不定没多少时日好活了。所以他肯步步退让,同意再次和谈。若祁保善不中用,没了尚先生,没了和谈,北伐也必胜无疑。你一定早得了消息……你一定……早得了消息。你要做……宋先生之下,内政党务第一人。我为什么不早些明白,为什么不早些……”杨元绍无语哽咽。

安裕容听到祁保善病重,便如杨元绍乍闻此消息时一般,恍然大悟。默默握紧手掌,心底一片冰凉。于革命党内争权者而言,尚古之的使命,在于牵制祁保善,在于和谈。和谈既不必,其人不但再无用处,反成前途绊脚石。争权者眼里,又如何看得见安邦定国共和大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