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一章 入寨(第1页)

禧虎随着商队在黄花山中走了三天,终于回到了孙家寨。

这是藏匿在黄花山深处的一处村落。尚未进入村寨之前,几乎都察觉不到村寨的存在。只不过是山弯的一个转角后,眼前蹦出一片人烟之地,豁然开朗。

远远望去,数百座石楼林立,以楼为墙,将孙家寨紧紧包裹。入寨也只有一条小路,两侧的石楼有三层高,是寨子中最高的建筑。与其说是住宅,更不如说是两个碉堡。

老把头派了孙大水头里前赶路,回寨中通禀。所以当队伍抵达寨门口时候,有近百名村民到寨门口相迎。禧虎从这些人眼神中的感激与崇敬之情,看出了老把头这支商队在孙家寨的分量与地位。村民中,走在头里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一看面相和穿着就知道他是寨子里德高望重的人物。老把头和商队在他面前十分的恭敬。当然这位老者也拜拳作揖,表达了对老把头和商队的尊重。

几个郎中模样的人推来了小车,先行送走了几个重伤者去医治。那个被恶狼咬死的亡者家属,哭的尤为伤心,但也带走了尸体,准备后事去了。

入寨的路,都是楼间小道,曲折蜿蜒,没有一条直的。如果不是住在寨子里的人,难以辨别方向,极其容易迷路。加上迎接的人数众多,大家行进的非常缓慢。

但没走多远,现出一片大空地,中间搭着一个不知道是戏台还是点将台,一看便知是寨子里各项重要决策集体讨论和宣布的地方。

那位领头的老者,冲着身旁的几个青壮年安排了几句,就有不少人开始为带回的二十多头骡子卸货。将山货换回的大量粮食送到寨中谷仓和地窖储存。老把头在此期间也将这趟走山货的曲折经历汇报给了领头老者。

孙二水告诉禧虎,这位老者就是孙家寨的“宗正”,也就是族长,名叫孙文远。寨内各种宗族事务,都由他全权掌控。除他之外,村寨中还设置了数名“房长”与“柱”,专门协助宗正处理宗族事务。

“房长和柱是什么意思?”禧虎问道。

孙大水补充道:“房长便是一房之长,我们孙家寨一百八十楼,划成了五大房,便有五位房长。柱比房长的威望要低也更年轻,专门负责村寨内事务的落实。”

“我哥去年还想去当个柱呢,老把头说还是太年轻,得等两年。”孙二水笑道。

“这位就是禧悟师父了!”老把头和宗正来到禧虎身边,为宗正介绍道,“禧悟师父,这是我们孙家寨的宗正,孙文远”。

“禧悟师父真少年英雄,老把头已经和我说了与狼群的那场战斗。要不是禧悟师父冒死相救,这一趟山货怕是凶多吉少。这趟粮,是咱们孙家寨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冬天的最后保证。不然全寨子的人都得挨饿了。”孙文远声音儒雅柔和,他向禧虎躬身拜礼。

禧虎赶紧托住他的双手回礼道:“宗正大人别这么说。也得多亏你们救了我,不然我还在这大山里面转悠呢。”

“先去祭祖吧,稍后我们到客堂再谈。”宗正手一挥,众人便起身准备前往宗庙祠堂。

禧虎正要默默跟随,突然有个人小声提醒宗正和老把头,外人按理说不应该去祠堂,却被老把头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这吴锁贵真是多嘴。”孙二水嘀咕道,“一个破柱还在这里指手画脚的。”

“他是没跟咱们走这趟山货,不然,他也说不出不让禧悟师父进祠堂的话。”孙大水摇摇头,似乎对这个叫做吴锁贵的助手也同样不满。

禧虎问道:“这儿是孙家寨,怎么还有吴姓的人,而且还当了柱?那他们不算外姓人吗?”

孙大水一边走一边就给禧虎说起了孙家寨的历史:在两三百年之前,水佑王朝年间,生过一次动乱。孙家先人当了盗匪,躲进这黄花山中,建了这孙家寨。又过了十多年,吴家先人逃难至此,却意外的被孙家接纳,两家联姻形同一家。而村寨被称为孙家寨就一直没改过。为了保障寨子平安,孙吴两家将原本就是丰州特色的石楼,修成了现在这堡垒模样。

吴家先人是读书人,通过相互间常年的交往,孙家的匪性也渐渐收敛。甚至也出了不少文人。宗正孙文远就是一名学识极其深广的人物,在村寨中深受敬重。

孙二水还继续向禧虎介绍村寨。寨中石楼一百八,房间五百余,总人口一千多,几乎是户户相连相通。凡是方形院子,东南角必缺,寓意“有钱难买东南缺”,代表招财进宝却不溢不满的哲理。在家家户户的院子中,都种了一棵苹果树,不仅能年年为寨子里提供不少的果实,还寓意着平平安安。

禧虎内心平静的听着孙大水二水兄弟的介绍,孙家寨形同世外桃源的般的存在,不仅让他感受到这一年多来难得的安宁,更是被朴实的寨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那颗心打动。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在这里住下去。

“老把头就是吴家的后人,除了带着我们走山货外,还是寨子里的‘房长’之一,”孙大水和禧虎说道,“他的名字实在是有些拗口,我们这些晚辈都不敢去提,也不必要去提,所以寨子里,大家都喊他老把头。”

“那老把头的名字是?”禧虎有些好奇。

“吴辽。”孙二水做了个鬼脸,悄悄的说道。

禧虎也差一点笑了出来,想想以后还是称呼他老把头比较合适。

走过了曲曲折折的一段路后,他们进入了祠堂。在祠堂的一众灵位前,宗正与老把头领着大伙儿口中反复念着祈福感恩的话语,大致都是敬天地恩泽,谢先人赐福之类的。禧虎愣愣的站在队伍最后,不知所措。

老把头递来三支香,说道:“这都是我们孙家寨的先人,你是我们恩人,让你在这里磕头不合适,就上三炷香吧。”

“老把头,我也是晚辈,理应要给先人们行个礼。”禧虎说着,接过老把头手中的香,拜了三拜,插出香炉之中,又跪在地上磕了三下。

祭祖完毕,众人纷纷散去,宗正和老把头把禧虎请到了一屋客堂内。客堂中间烧着一个火炉,早有人烧上了开水,整个屋子都烧的暖暖的。

“听老把头介绍,禧虎师父是庐州南清寺人?”宗正从炉上拎起茶壶,沏了三杯热茶,递了一杯给禧虎。

禧虎双手接过,捂着冻得冰凉的双手,回答道:“是……是庐州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