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节(第1页)

“枝江那边还能不能支撑?”

陆世明的话让林纯鸿陷入了沉思,自惠王将枝江的所有土地租给林纯鸿后,林纯鸿掌控了枝江将近八成的土地和人口,清江沿岸的编户齐民完成之后,林纯鸿又得到了二十多万人口,算来算去,自己直接控制的人口不到四十万,土地更是少得可怜!

更让林纯鸿无法忍受的是,在大明商业经济最为活跃的江南,邦泰受到了徽商和当地大财阀的联合抵制,除了木材、帆船和一些土特产以外,其余东西很难销售。尤其是棉布,现在除了在荆州附近销售以外,大部分运往了广州,销往海外。顾绣兴已经多次提到,在江南,即使我们的价格比别人低、品质比别人好,也很难与其他大商人竞争!

林纯鸿知道,徽商和江南大财阀与本地官僚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邦泰遭遇了市场因素以外的阻力。对于这个壁垒,林纯鸿分外无奈,江南大财阀不仅政治上有保障,而且还有他们的代言人:复社,自己暂时只能避其锋芒。

“秦良玉的石柱土司不超过二十万人口,常年供应几万大军在外作战,他们是怎样做到的?”林纯鸿不由得问道。

陆世明道:“石柱没有任何借鉴意义。他们的兵多便宜啊,而我们的兵丁不仅军饷高,而且装备也贵。再说,石柱常年在外的不超过一万兵马,大部分在石柱,亦兵亦农,供养起来当然比我们容易!”

林纯鸿道:“你去拟个行文,让枝江那边算算,按照目前的消耗,咱们还能供养多少兵力。还有,夷陵和宜都咱们得想个办法,如果能把夷陵和宜都掌握在手里,枝江和清江也算连成了一片。对容美土司也得加快渗透,咱们不能一直让田楚产逍遥快活。”

陆世明正准备离去,林纯鸿又叫住了他,冷声说道:“让李蒙申尽量扩大劫掠舰队的规模,娘的,那帮兔崽子背靠着官府打压老子,老子就用武力敲碎他们的门牙!”

……

这次观口之战,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除了兵力不足外,众将一致认为,三百步和千步之间的打击力量不足,导致贼寇很轻易就突入到寨墙附近,给荆州弓兵造成的压力太大。

凌肃认为,待百里洲的火炮研制成功后,这个问题就会被解决。但是这个传言中的火炮还是没影的事情,要等到何年何月?更何况,众将认为,即使有了这样的火炮,估计效果也不好,发射出的铁球看起来吓人,实际上伤不了多少人,敌人适应了火炮,根本就不会放在眼里。如果里面不装铁球,放入铅子,又射不了多远。

这话提醒了林纯鸿,林纯鸿又立即令秦武超试制开花弹。

但远水救不了近渴,当下该怎么办?陆世明对军史研究较多,提出宋代的床弩和神臂弓能满足这个需要。但这个意见被林纯鸿否决,床弩和神臂弓虽然射程远,但制造起来相当麻烦,还不如多配备一些钢弩有效。

大伙琢磨来捉摸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秦武超的身上,祈祷这厮尽快的拿出能实战的火炮和开花弹。

另外,这次观口守寨,手头缺乏突击力量,也是导致守寨异常艰难的原因之一。更何况,林纯义和楚文山也提到,车步营的长枪只有在盾车的遮护下,才能有效的打击敌人。如果缺少盾车,长枪对骑兵的战果并不显著。林纯鸿认为,重装步兵和大规模的骑兵都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想来想去,林纯鸿放弃了组建重装步兵的打算,毕竟,现在自己的骑兵队伍马上就可以扩大,犯不着专门组建行动力低下、价格昂贵的重装步兵。

除此之外,林纯鸿还认为必须扩大预备营的规模,这次观口之战,预备营发挥了重大作用,战事紧张时,可以抽调兵力,执行支援任务,平时又可以提前让兵丁感受战场气氛,不至于临阵恐惧和慌乱。林纯鸿准备将预备营建设成集辎重队伍和预备队于一体的队伍,增加自己用兵的自由度。

最后,林纯义还提出了战场上两支队伍的联络问题,当初林纯义对抗郭汝磐的骑兵时,就对楚文山能否按时赶到心里没底,影响自己的决策。能不能想出一个既不让敌方精觉,又能迅速联络的法子?

对于这个问题,林纯鸿倒知道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无线电。可是,在这个时代可能吗?

林纯鸿想,难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偶然性那么大,很多时候要看运气,这与通信联络不便关系非常大。

众将围绕这个问题,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冒出,什么放孔明灯啊、建高台用望远镜查探啊……总体而言,就是一个意思,要站得高看得远!

站得高?那不如用热气球!

热气球站得够高了吧?如果再配上望远镜,观看二十里以外绝对没问题!热气球虽然受天气影响非常大,但总比没有强吧?

林纯鸿立即试制热气球的任务交给了工程院。

第一百二十三章海洋战略

当林纯鸿在大明腹地的发展受到限制时,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向了海洋。的确,在大陆,大明帝国的统治严密有效,而在大海,没有秩序与规则可言,一切以实力说话,正适合野心家肆意泼墨。

郑芝龙、刘香等人就是这样的野心家,林纯鸿也踏入了一只脚趾头,试图分一杯羹。但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就不仅仅是野心家了,而是野心国!

不过,林纯鸿觉不满足于仅仅踏入一只脚趾头。相比较欧洲的英格兰、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而,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海洋远未达到决定陆地上军事、政治和经济的走向的地位。但是,林纯鸿对海洋的重视可谓根深蒂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更何况,整个世界处于巨变的前夜,大航海正如火如荼,大明帝国必须积极投身于大航海中,才能紧随时代的脚步,保持开放、进取的心态,完成由中古时代向近代的转变。

林纯鸿盯着舆图,一掌拍在长江口上,叹了口气。

目前他的根基在湖广,并基本上控制了从川江到扬州的长江航道,最好的选择就是在长江口附近拓展海上势力,将陆地和海洋连为一体,实现江海联运的战略构想。但是,郑芝龙彻底控制了东海航线,绝无可能留下丝毫的空间供他发展。

不得已,他只好选择了广东沿岸,令赵和海到南海发展。

目前,刘香充其量只能称为广东附近海面的第一势力,对海洋的控制远远赶不上郑芝龙。郑芝龙的眼光比刘香长远,他向过境的船只征收三千两的过境费,令其悬挂郑氏集团的令旗,并对悬挂令旗的船只实施保护,通过此策,郑芝龙迅速聚敛起大量财富,并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力量。

而刘香则醉心于劫掠,整日干那杀鸡取卵的事,导致与郑芝龙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几乎被郑芝龙压得抬不起头,不得已,刘香走上了与荷兰人联合对抗郑芝龙的道路。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