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3章 活的化石(第1页)

眼看时间临近中午,翟丹告别张婕父亲,准备回家。

旧货市场的管理很松懈,蹬着自行车,可以在市场内到处穿行。

骑着自行车走到大门口时,路边多了几个“打游击”的小摊。

这种小摊,都是不愿意交市场管理费,趁市场管理松懈的空档,临时摆上一阵,赚个一炮两炮生意,就赶紧溜走。

经过时,翟丹随便撇了一眼路边的小摊。

突然,他的注意力被一个在市场大门边、临时摆工艺品的小摊给吸引住了。

摊子不大,就是在地上放了一块一米见方的布,布上,放了一堆丝绢做成的工艺品绢花,什么颜色的都有。

这种临时小摊,在本市随处可见。

旧货市场的摊位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市场里有固定的店铺,在店铺门前“三包”区域,允许店主户外放张床或放个架子,摆上自己的货品,招徕生意。

张婕家的店铺和摊位,就是这种形式。

还有一种就是临时摊位,没有固定的店铺,只有一米多宽的小水泥台子,允许临时来卖货的人摆摊买卖。

这个卖绢花的,和市场规定的两种经营方式都不同。

就是临时摆在市场门口的地上。

就是个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地摊“游击队”,趁着快到中午,市场管理人员都出去吃饭,临时摆上一会儿,省去交市场管理费钱。

小摊的生意明显不好。在东洲这个小城,鲜花都很少有人问津,更别说是丝绢做的工艺品花。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很局促的站在地摊旁,似乎也对自己的生意没有什么信心。

但是翟丹却不这么看,他是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有些东西就像锥子,就是放在麻袋里,也会露出锥子尖儿来。

这绢花的材料实在有点扎眼。

东洲丝绢!

这是2oo5年以后,就完全失传的东洲丝绢。

东洲的丝绢在古代曾经很有名。和其他地方的丝绸或生绢不一样,东洲丝绢生产工艺不一样,做出来的丝绢用途也不一样。

东洲丝绢除了可以做各种漂亮的衣服,最大的用途,是可以用来写字作画。

翟丹清楚的记得全省有好多古墓葬里,都出土有东洲丝绢的陪葬品。年代最久远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宋代以后,东洲丝绢如同国内其他地方的宣纸一样有名,是专业的传统书法、国画承载材料。可以用来写书法或画画。

古代有钱人,拿这个当宣纸用。

可惜这种丝绢的制作方法,在2oo5年后,就已经彻底失传。

据说东洲最后一个传人,是位姓赵的老太太,因为这种制作技术没人继承,而那几年东洲丝绢市场销路不好,丝绢也卖不出去,赵老太太病倒卧床之后,从此这项制作手艺,就成了一曲委婉悲惨的绝唱。

等2o16年后,华夏大地传统风流行,东洲丝绢突然火了起来,制作工艺品、制作汉服、撰写书法、作画等,都想用传统的东洲丝绢,但是,市面上再也买不到任何真正的丝绢了。

因失传而灭绝的东洲丝绢,永远成了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传说。

现在是1998年,东洲丝绢还在!还没失传!

翟丹心里一阵狂跳。

现在就是囤上一批,等十几年后紧俏时拿出来卖,也绝对是暴利。

卖绢花的妇女见翟丹盯着自己摆的东西不放,连忙吆喝着“丝绢花,丝绢花,两块钱一个,要不要买一个回去?”

翟丹下车,到摊子前拿起一朵红色的丝绢花,递上两块钱“我买一个。”

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下,没错,就是东洲丝绢,以前在文物修复中心见过很多次。

这种东西即使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变成硬化、脆化、甚至碳化的东西,只要用一点丝绸博物馆的处理药水,马上可以柔软丝滑如初。

“大姐,你这是东洲丝绢,是用来写书法或作画的,就是用来做衣服,也都是名贵衣服,做成这两块钱一朵的花,不是在浪费东西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