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2页(第1页)

  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

  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

  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

  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

  古代妇女的美德。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柳宗元。

  除了母亲外,父亲柳镇的品格、学识和文章对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响。柳镇深

  明经术,&1dquo;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

  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注]可知他信奉的是传统的儒学,但他并不是一

  个迂腐刻板、不达世务的儒生。他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

  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他还能诗善文,曾与当时有名的诗人

  李益唱和,李益对他很推崇。父亲和母亲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这为

  他后来&1dquo;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柳宗元很小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贞元五年(789),他1

  7岁的时候,就参加了进士科考试,但名落孙山。此后他又连续两次投考,都没有及

  第。在唐代,进士有&1dquo;白衣公卿”之称,由进士出身入仕,是读书人的理想出路和

  梦寐以求的目标。但中唐以后,科场往往被权贵把持,请托、干谒之风盛行,考试

  等第往往先定。读书人空有文才,没有得到权贵的援引、推荐,要想及第是相当艰

  难的。柳宗元在求举过程中,也曾请托援引。贞元八年(792),权德舆征拜博士,

  改左补阙,柳宗元曾向他投献过诗文。但柳宗元及第并不单单依靠了权贵的榆扬,

  还因为他有真才实学。这一年6蛰入相。第二年,6蛰用户部侍郎顾少连权知贡举。

  顾少连是个不畏权贵、执法严格的人。他主持考试,不顾权势者&1dquo;众口飞语,哗然

  涛张”,大力选拔孤寒之士,柳宗元于这一年及第,同榜32人,其中包括他的终生

  至友刘禹锡。

  按规定,唐时进士及第的人,一般要经过吏部制科考试,才能做官。恰在这一

  年的五月,父亲柳镇在长安病逝。柳宗元由于眼父丧,在三年之内无法参加制科考

  试,也不能去谋其他出路做官。于是,柳宗元到分阝州去看望在分阝宁节度使府中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