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节(第1页)

可当他继续往下看,看到他夸胡家的最后一点事,那点小孩子心性却迅速抛到了九霄云外。

“定州同知吴有良携府兵打扮成水匪,半路截取良饷?”

朝廷命官如此胆大妄为,真当这天下没有王法了,此刻的勤正帝又成了那位龙椅上高深莫测的合格帝王。大夏各州官员安排掌控于胸,想到吴有良背后的权倾西北的广平侯府,再想到陪都那位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作对的太上皇,他心下一阵沉重。

三足鼎立,轻易不得动弹。

不能动弹大的,但他也不能听之任之。

“传旨,命定北侯为主审,大理寺少卿黄光泰、五城兵马司副统领郑裕为陪审,亲审定州同知吴有良谋反一案。告知他二人,一切以定北侯意见为准。”

三言两语给吴有良安上“谋反”罪名后,勤正帝又连发两道旨意:其一是命户部和兵部协同商议西北良饷之事,往常此事都是由兵部拟定,交由户部核实拨款,此次户部直接参与,户部尚书乃勤正帝心腹,其中代表的含义不言而喻;其二则是命礼部准备太上皇寿宴,看起来一片孝心,实际上他不过是想借此名头派自己心腹前往陪都,进一步打探情况罢了。

三道旨意发出去后,勤正帝起身。大夏以孝治天下,他本人也是出了名的孝子,这些年没少打着孝顺名头削弱太上皇势力。对陪都那边防着,对于护佑他长大、陪着他历经风雨的亲娘——当今太后,他可是真的孝顺,每日必要前去慈宁宫陪太后用膳。

今日亦是如此,他到时恰好宁安大长公主也进宫看望太后。后宫高位嫔妃陪在两侧,一个劲地奉承着大长公主,不少人更是把主意打到了大长公主嫡子身上。

谁不知道这位公主,当年皇上登基时出过大力,太后觉得委屈了女儿,这些年更是可劲地对她好,皇上那边更不用说。能跟公主府结亲,不说对家族助力,以后本人也能在后宫横着走。

是以虽然定北侯嚣张名声在外,可他依旧是有权有势人家眼里的香饽饽。

勤正帝来时,一伙人正热闹地说着此事。见到皇姐,他顺手将小侯爷来信递过去。

不愧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大长公主很快也察觉出不对,“皇商胡家?”

这四个字亦引起了在座宫妃注意,当即便有人说道:“皇商胡家?不就是那个家里只有一个独女的人家?”

☆、第118章

这是阿瑶第一次走进宁安大长公主视线。

智子莫若母,大长公主知道,自己儿子是对人家姑娘上心了。意识到此点,瞬间她产生了跟空海大师和勤正帝一样的情绪:儿子从没对她这样好过。

嫉妒之下她对阿瑶生出了天然的敌对,说是皇商,归根结底还不是个商户人家?

不仅是她,随着有人提及皇商胡家,见坐在上首的皇上、太后以及大长公主三大巨头没有反对,在座各位人精也开始畅所欲言。

“要说这胡家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可在青城百年经营,也算是富可敌国。”

虽说士农工商,商人排于最末,可事实却是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得银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总归是受人尊敬。宫妃虽大多出自官宦之家,可入宫后种种打点,也大抵知道银子好处,这会他们对阿瑶的态度就颇为微妙。

既羡慕她坐拥金山银山,暗地里又为自己羡慕一商户之女而十分不齿。

“家有金山银山又如何,还不是个满身铜臭味的商户之女。”一位颇为清高的宫妃冷哼道。

大长公主皱眉,身为一母同胞的姐弟,她有着与勤正帝同样的品质——护短。胡家姑娘那是她儿子看中的人,她可以嫌弃她出身低,别人嫌弃就不行!

什么,你说这些宫妃不知道她儿子看上人家姑娘?

她可不管。

勤正帝初登基那几年,主弱而国疑,她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连亲生儿子置身险境都无可奈何。对于一个护短的人来说,这是何等的痛!她发誓一定要弥补这等遗憾,可等皇上地位稳固后,儿子已经长大不再需要她保护,甚至有时候反过来保护她。

空有一身本事却没地方使,这些年她都快憋死了。如今终于有机会大展拳脚,她又岂会放过?

正好这宫妃表面清高,暗地里没少给皇上吹枕头风,甚至有几次连带上她。虽然这风没吹动皇上弟弟,可在后面搅风搅雨也惹人厌恶。

想清楚后,大长公主幽幽开口:“银子可是个好东西,西北打仗、宫中富贵、黄河赈灾,哪样不需要银子?”

勤正帝自然听出了皇姐话中浅层次意思,那宫妃是他最近比较宠爱的一位,可也不过是觉得新鲜罢了。新鲜劲过去得差不多,最近她又总在他面前说酸话,他早已厌了。

“皇姐所言有理,皇商胡家可在本次征募军饷中立了大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