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节(第1页)

心中有了计较,贾琰自然比贾赦从容很多,却不知道他们父女的模样,早就落入了皇帝和四位宰相的眼里。

本朝的开国皇帝是个汉唐发烧友,因此不但宫廷制度带着唐朝和宋朝的风格,就是前朝官制也带着浓厚的唐宋风,最明显的,本朝的宰相为两位,下面的六部尚书其实就是副宰相,也是皇帝的智囊之一,真正负责处理六部具体事务的官员其实是六部的左右侍郎,而六部尚书的职责更趋向于给皇帝提供咨询、引荐人才。

本朝太|祖皇帝去得早,只在位五年,而且这五年里面还以征战为多,因此,什么枢密院,什么军区制,什么参谋,他都弄好了,可是关于百姓民生这些,却是高祖皇帝做的。

这也是红薯这么重要而且就藏在藩属国的好东西被朝廷错过了这么多年。

也正是太|祖皇帝去得早,才使得这一注功劳被贾琰捡到了。

红薯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其实诸位宰相都知道。他们都是官场上滚过来的,自然知道,在红薯推广上面,的确有人懈怠了,但是,大家对红薯能够高产一事心存疑窦,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户部尚书顾之章都承认,他对红薯的产量有怀疑。

拙园那边早就得了消息,甚至提早一步进行了清场。那些丫头婆子早就被撵到了附近的两座院子里候着,如今园子里的,都是皇帝的人,也就是一群穿着金鱼服、腰里挎着刀的内侍。

看着面前这超过十亩的绿油油的田地,皇帝道:“这就是红薯吗?”

贾琰连忙跪禀道:“回陛下,正是。”

“没有收割?”

“是的。还没有收割。”

“差不多到了收割的时候了吧?”

“是的,陛下。”

“来人!收割一亩给朕看看。”

早就有带刀内侍应了,从边上的草房里面找出了锄头,当着皇帝和诸位宰相的面选了一块地开始挖起来。

这拙园足有近二十亩,光红薯就种了十多亩。当初,为了便于管理,以及最后确认红薯的产量,这些田地都是一亩一亩分开的,如今倒是省了确认的事儿。

这些带刀内侍们忙得大汗淋漓,而宰相们的脸色,由最开始的不以为然,变成了错愕,再由错愕,变成了惊诧,到最后,户部尚书顾之章可以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跟小山一样的红薯。

不止是他,其实另外五位宰相差不多都是一样惊讶,只不过,有的表现的明显一点,有的则要含蓄很多。

其中左丞相祁谦更是含笑看了一眼贾琰,然后看了一眼皇帝,没有说话。

其实,为了红薯的事儿,他们这些人在福宁殿已经争执过好几次了,但是,没有亲眼见过红薯的产量的话,还真的有人不敢相信。

祁谦相信,经过今天的事情之后,内阁的国策肯定会有所调整。

右丞相梁尔明倒是一只皱着眉头。

哪怕兵部尚书单如令一叠声地叫人去找大秤来称量这一亩红薯的产量,他都还是皱着眉头。

单如令是兵部尚书,而兵部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将士们的补给。红薯产量高,那就意味着将士们的肚子,意味着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对于兵部来说,这也意味着后勤压力的降低。

顾之章会放过红薯,但是单如令却不会。

天知道,为了每年的兵部预算,单如令在明里暗里要跟顾之章打多少官司。至于兵部和户部的不和,也是由来已久。

看见单如令上蹿下跳的模样,顾之章哼了一声,道:“红薯如此高产,一定非常消耗土地肥力。如果必须种一年休一年的话,这收成跟小米也差不了多少吧?”

皇帝立刻看向贾赦,而贾赦则悄悄地推了贾琰一把。

贾琰向顾之章行了一礼,道:“相国大人果然是熟手。是,土地肥力的确是个问题。因此我才在这里养了鸡鸭,用鸡鸭的粪便来堆肥。”

顾之章道:“鸡鸭?鸡鸭也是要粮食喂养的。”

贾琰道:“回大人的话,所以我用了蚯蚓和蛆。”

蚯蚓和蛆?

别说是顾之章,就是皇帝也其余的几位宰相都傻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