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抹茶绿豆饼(第2页)

林绣展唇一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原来如此。

看来江大学士也没有传闻中的那般不近人情嘛。

----

夏风挤进窗格,把桌上书页吹得哗哗作响。

江霁容微微挑眉,漆黑的眼眸凝视着她,“姑娘看过拙作?”

……总不能说自己不识字吧。

林绣硬着头皮称是,“才看了个囫囵。”

北疆与匈奴,加本国辽阔大6西北角,前朝将其并称九域。本朝疆域扩展,才称作十二州。他翻动书页,找到熟悉的那处,温和道,“这里写错了,襄垣县应作襄远……”

话音突然一顿。书末页与封尾间的空隙处,紧紧夹着一张信纸。

林绣顺着他的眼神看去,密密麻麻全是字,许是别人写的批注。

江霁容饶有兴味地展开纸。

开篇引经据典,东拉西扯,简直不知所云。他耐着性子扫下去,眼神却在最后一行小字处凝滞了。

字字情真意切,与上文的规矩严整相比,简直像是换了个人写。连笔锋转圜处都仿佛含了情般柔滑舒展。

他挑眉问道,“姑娘可看过这纸上内容?”

林绣摇头,“书是别人赠的,我还没现这批注呢。”想也是方俊那个爱书如命的,认认真真写了读后感小作文夹在书里。

他重新折起信纸,放回书页中,若有所思道,

“疏漏众多,其实不看也罢。”

----

汤温肉熟,正好适口。

饮过节瓜眉豆老鸡汤,众人纷纷嚷甘甜味美,连江大人都破天荒喝了两碗。

林绣颇遗憾地摇头,你们古人还是见识太少,明天定好好露一手。

于是第二日,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朝食热腾腾地呈了上来。

新熟炉饼,面脆油香,咬在口中咯吱作响。再就上新腌的水咸菜,挖一勺连着壳齐分六瓣的天青色咸鸭蛋,可谓快哉。

光有干粮小菜当然不行,要有汤才算舒服。

豆子浸泡一夜,鼓鼓涨涨,白胖可爱。挑了浮起的瘪豆壳,林绣在一旁烙饼,托赵大娘用石碾磨成豆浆。这道程序极费工夫,换了两个人接替着才磨完。

又经细眼筛子滤了一遍,加一把砂糖,尝来更浓酽细腻。沿着碗边轻吮,甜滋滋的又香又滑,一时只剩呲呲吸溜声。

林绣送上餐点时偷偷观察现,只有江大人还保持着文雅的吃相,慢慢悠悠啃着炉饼。

护卫们几人围坐,添了一碗又一碗豆浆喝。见她走过来,有人笑着奉承道,“林小娘的手艺啊,比起今耀楼的都不差。”

她弯弯嘴角,又有点惆怅。什么时候才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楼呢。

“绣姐姐,还有吗?”桃枝擦擦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林绣环顾一圈,点点她的脑袋,“不急不急,省着点肚子用午饭。”

原本普通老百姓家里一日只两餐,上午九点饔食,下午四点飧食。时至今日,生活水平提高,京中大多数人家都逐渐适应了一日三顿,朝食、昼食、夕食的生活。

她摸摸下巴,个个晨起就吃这么撑,一会昼食还用得下吗。

----

两个时辰后,林绣报菜名似的指挥着仆从们上菜。

清参蹄髈、玉兰焖笋、蜜渍猪脯、生煎口蘑、羊肚儿羹、莴苣虾仁以及南瓜乳鸽炖盅,依次端上餐桌。

还没端出厨房,就听得一片吞口水声。

金丝白瓷小碟转了圈的布在餐桌上,这是专留给江大人的。

其他人则几个一伙,热热闹闹坐在一起分食大锅饭。

桃枝撕下一大块亮晶晶还泛着光泽的蹄髈肉,满足地点点头。皮酥肉烂,这个好吃!

又挟起粒虾仁,晶莹剔透,柔软弹牙。唔,这个也好吃!

林绣看着她总觉得像吃自助时的自己,眼大肚小,忍不住莞尔。又想着,换了江大人,现在肯定还在细细品尝前菜。

江霁容慢条斯理地拈起一片口蘑,初尝染了笋片的清甜,再一嚼则肥厚鲜美,口感似肉却更汁水丰盈。经她手做出的食物仿佛点化过魔力一般,总能勾的人馋涎大动。

餐后甜点有小石榴煎和薏苡仁醪,再配上野莓子、甜瓜瓤、沙糖桔等码好的水果,漂漂亮亮拼了一大盘。

江霁容方才虽样样都尝过,但用的不多,此时还饶有兴味地捻了莓子来吃。

都说了好吃的还在后面,你看人家这统筹全局的意识。林绣点点身边几人的额头,这几个小丫鬟看着文文弱弱,吃起主食来肚量惊奇。现在个个撑得东倒西歪,让她颇恨铁不成钢。

风卷残云过后,锅碗瓢盆有专人收洗。

她吮了根草茎,坐在台阶上晃着腿。身边花坛里虫鸣声阵阵,繁如落雨。

在学士府好吃好喝招待了一日多,这打工初体验也要结束了。林绣捏捏荷包,比原本说好的还多了不少。虽然尚不能达到她在京中开酒肆的梦想,但也算攒下了一笔初始基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