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节(第1页)

这种神秘,并非作画者乱画一气,而是高深。

举个例子,如果钱钟书的《管锥编》让一个没有任何古文阅读功底的人去读,他会觉得对方写的是天书;让一个有中学古文阅读水平的人去读,他会觉得晦涩难懂却不明觉厉;而让一个古文专业的学者去读,他会觉得是学术巨著,想研究,想学习。

傅廷信现在就处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一想到对方可能和自己差不多年纪,他就既不爽,又激动……有种找到同伴的感觉。

傅廷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重新拿出那几张已经被折得皱巴巴的纸。

画这几幅画的人是谁,是男的还是女的,TA知道自己没有得奖,会不会很失望?没关系,他们不懂你,我懂。我知道你很厉害……

他看着,摸着,眼中有一种自己都不知道的渴望——与对方交流的渴望。

“在看什么?”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傅廷信一跳,他回头一看,气急败坏道:“怎么不敲门!”来人是傅廷信的大伯,傅容国。

“敲了几下你都没听见,看什么那么专心?”傅容国凑了上去,见傅廷信是在看画,他笑了起来,宽容又促狭的表情让傅廷信面上一红。

“我就是随便看看!”少年的傲气激发出欲盖弥彰的狼狈,他一点也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现在还对画画有热情。

傅容国揉揉他的脑袋,宠溺道:“又不是什么大事,看看就看看么,你不想画画我们也不会强迫你,呵呵呵……”

“……”傅廷信觉得特别无力。

傅荣国拿了侄子手上的画纸,看了两眼,面色微变,瞬间又摇头道:“真像啊。”

傅廷信:“什么真像?”

“像一个人的画风。”傅容国面露赞赏之色,“这个是你画的?”

“不是我!”傅廷信摇摇头,愈加好奇:“像谁的画风啊?”

“你跟我来。”傅容国把侄子带到别墅的地下室,这里堆着很多傅家的藏画和书籍,他拉亮大灯,在一个巨大的画柜里翻找,半天才找出一幅用楠木画框封起来的画,画框因长年的立放,顶部积了点灰,傅容国拿白布轻轻抹去,招呼侄子道:“来看看这个。”

这是一幅用国画手法绘制的肖像画,画面同时使用了工笔与写意的双重技巧,把一个年约二三十岁的青年刻划的惟妙惟肖、神韵飞扬。

可以看出这画有一定的年份了,岁月的积淀给这画纸蒙上了一层旧黄,显出淡淡的复古美。

画中的男人安静地坐在藤椅上,穿着民国年间的中山服,一手托着个茶碗,一手执着杯盖,淡墨轻抹茶雾,让人仿佛闻到画中散发出来的普洱茶香。

男子没有在笑,可柔和的面部表情让人感觉出他愉快的心情,就像一块温润良玉,光华暗敛又似熠熠生辉。

傅容国之所以让傅廷信看这幅画,是因为男人衣服上的丝绸纹路是用深赭色的线条勾画,而这线条的画法竟与傅廷信手中那些草图上的乱线如出一辙,唯一的不同,衣服上的花纹是用极细的毛笔勾勒,粗细深浅、婉转曲折、回墨溅花,如藤蔓植物般有生命地自由延展,而复印纸上的线则有些生涩勉强。

“这是谁……”傅廷信愣愣地问,“……谁画的?”

他的目光移动着寻找画面上的印章或者名字,却见画框的右下角用刀刻着一排工整的英文字母:SHOTRAY.

作者有话要说:小科普:国画中的“工笔”和“写意”——

工笔:写实画法。

写意:与工笔相对,更注重神韵与意境,形简而意丰。

————

PS.文中涉及敏wen感ge话题,不详述,请大家自行脑补。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想打我吗

傅容国解释道,“这是三十年前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所画,画中的男人是他的父亲夏子钦。”

傅廷信呐呐道,“十六岁……”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