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四章 救命钱(第1页)

他们原以为只要县衙批准了调粮文书,这批高粱便能运入城内。

却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如此繁琐的工序,主要是他们现在并无准备,如果要现在上报,那墨倾之前的计划恐怕就要前功尽弃了。

李道龙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

身为皇商,他更懂得如何和当地官员打交道。

听到师爷的质问,李道龙并未直接回答,而从自己的衣袖中又抽出了一张银票:“我初来乍到,并不了解大宋律法,不知师爷能否通融通融?”

那银票面额虽然不大,却也足有一千两。

对于这两个每月奉银不过几十两的小官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看着摆在面前的银票,师爷的表情顿时缓和了一些。

“手续虽然可以容后补办,不过这件事情还是有些复杂。”

“按理来说未经核定的粮食是绝不能进城倾销的,否则便会扰乱当地市场,更何况你们还没有缴税,万一到时朝廷追查下来……”

师爷话音未落,李道龙便再次甩出了一张银票。

只是这次他咬牙切齿,面目显得有些狰狞:“既然能够通融,那就请师爷先通融一下,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更何况你我之间还有这份交情呢!”

说到此处,李道龙又补充了一句:“而且老爷和师爷可以尽管放心,我们这粮食虽然是从辽邦运来的,不过却都是些粗粮,我们也不打算在市场销售,只是准备用来酿酒。”

“至于扰乱市场,这不过是无稽之谈,这个核定和赋税的事情,恐怕还得劳烦师爷帮忙!”

李道龙说着便将那两千两银票一同塞到了师爷的手中。

师爷接了银票,原本严肃的表情顿时变得缓和下来。

他转手将银票交给了县令,并笑着对李道龙:“难得有人看得上我们这偏僻小城,您说的没错,这酒坊一旦兴建,所涉及到的便是全城百姓的福祉,我等身为官吏,自然是要为百姓谋利,这封调粮文书我们批下了……”

县令与师爷在调粮文书上分别签署姓名,随后县令又将自己的官印扣在了上面。

一旦扣上官印,便意味着这封文书就此生效,而这批从辽国运来的高粱也便可以顺利入城了。

这边得到批准之后,墨倾又快马加鞭的带着文书找到了城防官吏,不仅需要给对方出示今晚开门迎粮的文书,还给了对方一笔银子,用于这次的封口费。

做完这一切之后,墨倾总算放下心来。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如今看来此言绝非虚假。

处理完了所有的事情之后,墨倾便回到家中,和李道龙一起等候子夜降临。

夜半更深,城内寂静一片。

墨倾和李道龙乘坐马车来到城门口,负责城防的官吏此时也已等候多时。

墨倾出示了扣有县令官印的调粮文书,城门这才缓缓打开。

城外,三十辆马车排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车夫各个手提火把,站在马车旁边,等候着城门打开。

随着城门开启,他们立刻赶着马车进入其中,而排在队伍前列的便是身材魁梧的姚二狗。

姚二狗不仅走在了这队伍的最前列,同时他赶着的马车也是承载货物最多的一辆,四马驾辕,车上罗列着数十只麻袋。

每个麻袋全都塞的满满当当,里面装着的便是他们这次从辽国换取来的高粱。

看着一车一车的高粱被运入城内,墨倾和李道龙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这些高粱的到来预示着他们的酒坊将不会面临缺粮的困扰,而这也同时意味着他们与四大酒商的战争将要彻底打响。

墨倾接下来不仅要继续压制酒价,同时还要与四大酒商斗智斗勇,直至他们与四大酒商有一方彻底垮台。

姚二狗的车辆经过城门的时候,守在城门旁的一众官差顿时纷纷鼓起了鼻子。

就算是处变不惊的李道龙,在闻到那车上的味道之后也不禁脸色一变。

墨倾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便也靠近车前闻了一下。

结果这一闻之下墨倾便觉得自己的鼻子被呛得一阵酸。

这车上竟然弥漫着一股腥臭难闻的气味,仿佛是死去了多日的鱼虾酵的味道!

除去这股腥臭难闻的气味之外,墨倾现这辆马车也有些不太对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