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页(第1页)

麻杏石甘汤这药汤,大家都知晓,是用来治疫气肺症的,即为地方瘟疫。

叶主簿嘀咕一句:“他要这个做什么?”

沈寒山挑起眉头:“在筹备贿银的节骨眼上,吴通判自然是想求财了。既是求财,也就是说这药能带给他无上富贵……”

叶主簿不解地问:“药材若想罄尽所有,也得百姓有所需啊……”

“要是百姓一定会买药呢?”沈寒山语出惊人。

说到这里,叶主簿回过神来了,他如坐针毡,望向苏芷:“瘟疫如何是人能控制的,吴通判这招未雨绸缪太不符合常理了。除非……”

他要做什么,大家心知肚明。既提早准备了药材,那么在药材筹备好的时候,必有一场人祸将至。

届时满州府的百姓染病,吴通判手里囤积的药便成了救世良方,他便是衢州最大功臣了。

苏芷道:“我记得官办药局配药是不收钱的,吴通判囤药,往后只怕也不能以自个儿名义卖药赚钱吧?亏本买卖,他那样奸猾的官吏,不会做的。”

沈寒山道:“卖个药而已,法子太多了,左右无人知道他手上药量多少,不必从官府渠道送出去……”

苏芷何等伶俐人,稍稍点拨便明白其中深意。

她迟疑问了句:“你是说,他对外宣布官办药局药材告罄,实则会把药材私下里记挂在私人药房售卖,赚取差价?”

“苏司使聪慧。”沈寒山故意留话给她接,待苏芷说完,又油嘴滑舌赞她。谄媚心计浅显,遭了苏芷一记白眼。

苏芷转头,又问叶主簿:“吴通判就是要制造一场瘟疫,也得寻到病源。疫气肺病来势汹汹,需以人身养病灶,几乎每回瘟疫,都要设病坊隔离大批病人,以免人人相传。待最后一名病患痊愈,方可解封地方州府。既是如此,吴通判又如何寻到早已消失无踪的病灶,再次引发一场瘟疫?”

说到这里,叶主簿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半年前,衢州曾有过一次疫气肺病!若是那时,吴通判便把病患养起来,留作后用,不就能得偿所愿了吗?”

若真如此,吴通判此人心机深沉到可怕。

沈寒山道:“都忘了问,你们衢州州牧是哪位同僚?为何近日招待本官与苏司使的,唯有副官吴通判,却不见州主官?”

叶主簿叹了一口气:“您是问林州牧吗?他在七个月前赴任衢州,仅仅过了两月,便死于河祸。仵作去查验过,林州牧口鼻腹腔皆饮水,确实是生时落水、溺水而亡,不是他杀。林州牧一死,知州之位又空缺了。朝廷因吴通判半年前扼制衢州瘟疫有功,还没派新一任知州来地方赴任,主官之位就这般空了下来。也有同僚猜测,官家有心扶吴通判上位担任州牧,掌一州之政务,这才迟迟不派新官上任。也是因着这个,各县知县都对吴通判言听计从,生怕他登了高位,会记住手下人的‘慢待’。”

这样说来,就能明白为何吴通判被县官们众星捧月奉承着。

万一他成了朝廷委派来的“知州”,那权力可就大了。

苏芷道了句可惜,沈寒山却拿捏住其中端倪,问了句:“林州牧之死,是瘟疫前,还是瘟疫后?”

叶主簿不懂沈寒山为何这样问,仍是老实回答:“是瘟疫前。林州牧死后不足半月,衢州就来了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最后就是州府设病坊隔离病患,再用麻杏石甘汤悉心调养,这才勉强控制住瘟疫。”

苏芷忽然想到了什么,她毛骨悚然,说了句:“我记得,密令上,吴通判让桔花县县令‘同此前一样当差’,也就是说,这一回的囤药之事,他不止办了一次。”

沈寒山笑了声:“哦?那就有点意思了。吴通判总不能回回事先囤药又遇上瘟疫,全都推说是未卜先知吧?”

“你疑心林州牧之死不简单?”苏芷问。

“沈某又如何能知道这样的辛秘事呢?不过世上,巧合并不多。”

苏芷了然,转头问叶主簿:“林州牧可有家眷?”

“有。林州牧被官家授命知州以前,乃是事职刑部侍郎,家眷应当都在京城。”

苏芷暗下颔首,同沈寒山道:“我回京一趟,去查一查林州牧的家事。你留在此地,同叶主簿一块儿盯着吴通判。”

沈寒山知自己拦她不住,再有昨日的荒唐事,他没遭人嫌都不错了。

由此,他只得无奈应下:“是,那你路上一切小心,我等你回来。”

苏芷看着殷切期盼她早日回衢州的沈寒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她心大,懒得计较,此刻也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嗯,我省得了。”

作者有话说:

苏芷策马,风雨兼程回京,不过短短几日,便至都城。

她的腿侧全是夹马腹赶路而摩擦出的伤痕,下马时,若非侍从搀扶,恐怕都要跌下马去。

苏芷私自回京调查一事,不方便禀报官家,一来是她没有吴通判作奸犯科的罪证,二来是吴通判在朝中亦有交好的同僚,苏芷唯恐泄露风声,打草惊蛇。

思来想去,她还是偷偷去了大皇子陈风位于内城的府邸。

陈风虽受官家宠爱,特赐“华供殿”作为陈风寝殿,但陈风行成人出阁礼1后,还是同父亲推让了一回,自请在内城设起居府邸。大殿下这事做得极有分寸,既表达了自己不会因官家偏爱而恃宠生娇,又表明了他身为儿臣敬爱君主,不欲留有任何谋逆的余地,自请出宫。

陈风此举,令官家更为欣赏,也堵住了朝前百官的悠悠众口,可谓一石二鸟。当然,即便是君王家事,也还是同普通人家一样,含有脉脉温情。

偶尔陈风和官家吃了家宴、或是秉烛夜谈太久,得蒙圣恩,可入住“华供殿”几日,免去他来回归府的劳苦奔波。

好名声,陈风挣到了;就寝内廷,陈风也如愿了,这招乃是一箭双雕。由此事可以看出,大殿下委实是个聪明绝顶的郎君。

她下马,看了一眼陈风府门口的门房家厮,私下出示了“皇城司”的令牌。

主子衙门里的官人,门房哪里敢拦,忙悄声请苏芷入府小坐,低声道:“劳您在厅堂吃一碗茶汤歇歇脚,殿下还在宫里,怕是得再过几个时辰才能归府。”

“嗯,我省得了。”苏芷不必同他寒暄客套,这个府里,除了陈风,没人能治她。

小厮观苏芷冷静形容,愈发觉得她气势足来头大,断不敢怠慢。

于是,不必主人家吩咐,小厮请示了府上管事,从库房里取来蒙山茶供苏芷吃,还给她上了蜂糖枣儿糕以及五香糕,请她佐茶消遣时间。

苏芷道过谢,却没动那些点心。她不是贪嘴的人,况且此时心里揣了事,更不欲进食。

等了一个多时辰,陈风总算下值归府。厅堂外的莲花高脚石灯依次燃起,像一条灯火游龙,映得昏暗的天色亮若白昼。仿佛陈风是这座寂静府邸的命脉所在,他一回来,家宅就有了生气儿,一下子兴旺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