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页(第1页)

见李氏和陆薇薇也来了,又笑着给李氏打招呼,“姑奶奶也来了哥儿真是越长越好看了,就是怎么瘦了好些呢?你表哥表姐这几日念了你不知道多少次,这次定要多住一些日子才回去。”

李氏在路上已经知道李舅母不放心家里,这几日特地请了吴姥姥过来帮忙照看之事。

忙也笑着给吴姥姥问好:“您老这一向可好?亲家伯父和家里也都好吧?因着小巍生病,大嫂不能回家,连日真是辛苦您老了。”

李成栋也笑着给吴姥姥道谢,“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正是因为知道有您老在,我和阿昌他娘才能安心去忙我们的,今晚我定要好生敬您老两杯才是。”

又有李成栋的大儿子李昌和二女儿李月,听得父母和姑妈的声音,带着最小的弟弟、才不到三岁的李盛欢欢喜喜的跑了出来,“爹、娘,你们回来了”

“姑妈,我好想您”

“小巍弟弟,你总算来了,我们可以一起玩儿了”

“要娘抱,抱”

还夹杂着李氏让陆薇薇给吴姥姥问好的声音,李家霎时热闹了起来。

等稍后大家都进了门,李舅母带着李氏和陆薇薇去了以往母女两个来时住的屋子,还去给她们打了热水来,母女两个都梳洗了一番后,陆薇薇才有了空细细打量舅舅家。

见舅舅家虽只得一进院子,院子却足有几丈见方,除了三间正房,左右还各有三间厢房,且都是两层楼的青砖瓦房;院子当中还有个小小的花坛,灶房外也有一棵她不认识的树,处处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却又不乏生趣。

不由暗暗点头,看来舅舅舅母家的日子是真的殷实也温馨。

就是原来舅舅家并未住在天泉县城里,而是离县城还有两里地。

但因临水而居,要进城无论是走路还是坐船,都极是方便,且周围都是李姓族人的家,大家比邻聚居,热热闹闹,路也都修得平平整整的,除了临时要买东西不如住在城里方便,其实也与城里差不了多少了。

不过舅舅家再好,她和娘也不可能常年累月的住着,白让舅舅舅母养着,若她真要留在县里念书,争取知识改变命运,肯定是要有她们自己的家、自己的生计的且等明儿让娘带她去县里各处瞧瞧后,再从长计议吧。

陆薇薇正想着,就听得李月的声音:“姑妈、小巍弟弟,吃饭了,小巍弟弟,你在院子里啊,姑妈呢?”

陆薇薇笑应道,“娘在屋里,阿月姐姐先去堂屋吧,我去叫娘就是。”

待李月笑嘻嘻的答应着走了,才回到她和李氏的屋里叫李氏去了。

女子学堂

次日陆薇薇起来时,李成栋和李昌一个去了自家铺子里,一个去了学堂,父子两个都已不在家中。

但让陆薇薇意外的是,李月竟然也要去学堂。

她跟着李氏进得堂屋时,正好就听见正盛粥的李舅母说道:“下午散了学就早些回来,你小巍弟弟难得来,病又才好,你当姐姐的,怎么也该好生陪陪她,让她开心一点才是。”

李月则是一脸乖巧的应了:“娘放心,我散了学马上回来,明儿再上一天学,后日就休沐了,我和大哥都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陪小巍弟弟玩儿了。”

陆薇薇再也忍不住道:“舅母,阿月姐姐也要上学堂的吗,我怎么不知道?”

难道如今女孩儿也可以上学的?这到底是个什么朝代?

李舅母笑道:“是啊,你阿月姐姐如今也要上学了,上的就是县里的女子学堂,才上了几个月。你大哥的意思,也不是非要她学得怎么样怎么样,只要能认字写字,将来会算账,再开开眼界,学点儿眉高眼低的就够了。我记得之前也与妹妹说过这事儿,妹妹也觉得挺好的,难不成妹妹没跟小巍说过?”

后面的话,却是对李氏说的。

李氏笑道:“当然说过的,不过现在看来,她肯定早忘了,一天天记性好忘性大的。”

陆薇薇忙笑道:“我这不是一时没想起来吗?阿月姐姐,那你们学堂都学些什么,肯定很有意思吧?”

李月到底才只八岁,立时苦了脸,“才怪呢,每天都是认字写字打算盘,还要做针线,我总是学不会,夫子们总是说我呀,再不走就要迟到了,迟到了夫子也要说的,我先走了啊,小巍弟弟,等散学回来再继续跟你说。”

又给吴姥姥、李舅母和李氏打过招呼,便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李舅母忙追到门外喊道:“你慢点儿,再过两年就是大姑娘了,风风火火的像什么样子记得散了学就回来”

待听不见李月的声音了,才折回堂屋坐到桌前,伸手就拿了个鸡蛋问陆薇薇,“小巍,你自己剥,还是舅母给你剥?”

陆薇薇这会儿哪还有心情吃鸡蛋,顺手接了,“多谢舅母,我自己剥吧。”

便一边胡乱剥着,一边连珠带炮似的问起李舅母来,“舅母,阿月姐姐的学堂都是女学生吗?是谁都可以进,还是要什么条件?是官府的大人们牵头办的,还是私人办的?学费束脩贵不贵呢?”

李舅母听得直眼晕,“小巍你一下子问我这么多个问题,我都不知道该先回答你哪个才好了。你这小脑瓜子里都装的什么呀,怎么忽然就这么多问题了?”

李氏则嗔道:“好了小巍,你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些做什么,先让你舅母安心吃饭吧,她一早就起来忙到现在,还特地给你炖了老母鸡汤,你以为不累不饿呢?”

倒是一旁吴姥姥笑道:“姑奶奶别说哥儿了,小孩子家家都这样,一天到晚问不完的问题,正是因为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又想知道,所以才问呢。”

随即看向陆薇薇,“哥儿,姥姥告诉你啊,你阿月姐姐的学堂的确都是女学生,是县里的大老爷们办的,早年人才多呢,听说足有二三百,如今不行了,只得十个了。说是只要身家清白的良民,都可以送女儿去念,不过每月得大几百的束脩呢,多少人家儿子且舍不得那个钱,何况女儿?大户人家倒是有钱,但自家便请得起先生,何必还要让女儿日日抛头露脸的?渐渐便没几个人送女儿去了。“

“亏得你阿月姐姐好福气,有你舅舅这般有本事又疼爱女儿的爹,这才念了几个月,我瞧着跟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将来指不定你舅舅舅母家也能出个女先生,女状元,光宗耀祖呢!”

李舅母忙笑道:“娘快别这么说了,仔细旁人听了去笑话儿。我们可没指望阿月要学出个什么名堂来,只是希望她如今学得多些,将来的路也能多些,好走些罢了。娘再吃一个鸡蛋吧小巍,你先吃饭,待会儿舅母再与你细说啊,鸡蛋冷了就腥了,鱼片粥冷了也不好吃了。”

陆薇薇听吴姥姥说到后面,语气明显酸溜溜起来,又见李舅母笑得有些勉强,估摸着当中有章。

遂乖巧应了李舅母一句:“好的舅母,我先吃饭,舅母也吃,娘和姥姥也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