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页(第1页)

夏言在他心里,和王守仁不同,和赵审不同,当然了,和杨廷和更加不一样。

王守仁是值得依赖的长辈,是可以将后背托付的盟友,当然,也是无时无刻不在言传身教的导师。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人是朱厚熜最尊重最信任的,那么这个人不会是朱祐杬,也不会是蒋氏,这个人理所应当的是王守仁。

赵审,则是和朱厚熜相处了十几年,他和朱厚熜相处的时间比其他的任何人都要长。就算是身为父亲的朱祐杬,打小作为朱厚熜玩伴养在王府的陆炳,也不见得有赵审和朱厚熜在一起的时候多。师生关系又是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密的一种关系,担任朱厚熜的老师长达十年的赵审,和朱厚熜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同于其他人。

朱厚熜是个比较念旧的人,也注重这么多年和赵审培养起来的师生情谊,对待赵审和在安陆的时候一无二致。当然,直到现在,赵审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为一些他认为不应该的事情责备已经身为帝王的朱厚熜,只不过语言上比起还在安陆的时候恭敬一些。赵审对于朱厚熜的意义,或许就是一柄能够劝诫他,指责他,让他不至于走歪了的戒尺。

而杨廷和,这个朱厚熜好不容易收服了老头儿,则是让他又爱又恨。杨廷和是很有才的,也是很能干的,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头脑敏锐,反应灵敏,体力充足。当他是自己这一方的时候,固然是个很好的同伴,可以放心指使的手下;但是,最初到京城的那一段时间,和杨廷和作对的经历至今还让朱厚熜很郁闷。

当然,现在杨廷和与朱厚熜的班子也熟悉起来,在这些新“同僚”面前,杨廷和算是展露了真性情,彼此之间也亲近不少。而这样的杨廷和,更加让朱厚熜牙痒,因为他的性格真是狗都不搭理……如果一个人的脾气比你还别扭,偏执起来钻进牛角尖就是不出来,耍起无赖比你还不要脸,外人面前还装得温文尔雅,长者风范,那么这个人就算成了你的朋友,那也是绝对的损友。杨廷和像是有双重人格似的,在一众朝官面前稳如泰山,完全符合杨首辅大人的形象——其实先前没有收服他的时候,他在朱厚熜面前也是这样的——然而在朱厚熜面前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个生动了许多,但是也气死人的杨廷和。

这样的杨廷和,总是能让朱厚熜无法忘记他那一个曾经调戏了皇帝的儿子,于是朱厚熜更加郁闷。

至于夏言,与这三个元老级的人物相比,本来应该是分量轻了许多,但是,他在朱厚熜心里的地位,却一点都不比这三人少。同样是一路坎坷的互相扶持走到现在,夏言也算是为了朱厚熜辛苦了这两年了。难得他并不是朱厚熜以前的旧识,也并不是位高权重,也没有各种各样的情分牵扯,却仍旧是毫无私心的做人做事。这两年朱厚熜也是看着的,夏言虽说经验欠缺,为人处事也有些自己的缺陷,但却是一直在进步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对于皇帝的忠心,对于百姓的热心,对于天下的责任心,是最难得的。

他也是个真性情的人,对待的朱厚熜的时候,虽说有时候直脾气让人郁闷,却是直爽的,让人心里舒服。再加上朱厚熜总觉得他们年龄(心理年龄……汗一个……)相近,又没有辈分的差别,说起话来也是很投契的。经过了杨慎事件之后,两个人的关系骤然升温,虽说朱厚熜自己在先时并没有察觉,但是现在,或许内心已经将夏言视为朋友了?

朱厚熜有些喟叹,对待一个人,你越是重视他,和他之间的相处就越要小心。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说坚韧能够强过钢铁,但是说脆弱,有时候比蛛丝还要不禁一碰。他们这样的关系,先是君臣,然后才论友谊,本来就很难相处。明智的人想必都不会愿意和皇帝靠得太近,毕竟伴君如伴虎,敬鬼神而远之,对待皇帝,其实也是一样的。

看夏言的态度,对待朱厚熜也是很亲近的,或许他自己并没有察觉,但是这样的另类的友谊,总是已经发展起来了。所以现在这样刚刚萌芽的情谊,更加需要经营。如果现在夏言推荐严嵩不成,自己又没有给出合理的原因,他因此沉了心,这段友谊估计也是无要疾而终了。

想到这些,朱厚熜有些遗憾的感觉,但是更多的,还是无名的担心。或许是因为怕这这样的友情经营不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恶化,影响日后的君臣关系;又或许是,夏言在他没有察觉的时候,已经在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角落……

但愿夏言的性格,真的像朱厚熜了解的那样,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人。朱厚熜侧过头,看了看夏言沉吟的样子,就算是他真的沉心了,严嵩也是不能调进京的。为了让夏言不恼,就违背自己的心意,冒险让一个很可能是大奸臣的人接近自己,朱厚熜还没有那么昏庸。

所以,就只有但愿夏言真的比较豁达,将这件事忘掉吧……

那天夏言回去之前,也并没有说什么,这让朱厚熜心里更加没有底。只是之后的那次小朝会上,夏言却仍旧是平素的样子,再一次私下议事,夏言也仍旧是言笑自若,和他推荐严嵩之前的样子没有什么差别。

难道是真的失忆了,忘掉了严嵩的事情?朱厚熜有些惊讶。他本以为夏言总是要记个一两天,沉闷一段时间的。现在看来,夏言比他想象的要豁达许多嘛。

很久以后,朱厚熜才在某一次无意中的谈话了解到夏言当时的想法。而更加离奇的,是夏言的一个噩梦,完全让他打消了推荐严嵩的想法。当然,这样奇妙的事情,现在的朱厚熜暂时是不得而知的。

不过当时间到了五月,朱厚熜的心思也不能再在这些小事情上打转了,因为大明朝的边境,迎来了一群老客人。

不是西北边疆又一次见到鞑靼的军队,也不是女真部族大胆的来袭。虽说这些少数民族都是经常来骚扰一下大明朝,抢一些生活物资和粮食的,但是他们在朱厚熜心里,都算是中国人。自小生长在统一和谐的新中国的朱厚熜,对于明朝人针对蒙古人的民族仇恨没有代入感,他总觉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朱厚熜对这些少数民族,是希望能够建立友好关系,然后逐步将他们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最终成为民族和谐的大一统国家的。

但是现在这些骚扰犯边的,却是让朱厚熜想要族灭之的一群——臭名昭著的倭寇。不说远日仇怨,反正日军侵华在这个时代还是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朱厚熜正在努力让它不要发生;单说近日仇雠,就让朱厚熜不能放过这些可恨的倭寇。

鞑靼和女真来抢劫,好歹也算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你这么个远隔大海的小日本,却跑来抢我们的东西,那是该杀!

所以朱厚熜在接到福建急报的时候,真的是咬牙切齿。

五月正是庄稼要成熟,却又不能收成的时候,赶着这个时候来,实在是太可恨了!那些福建的百姓们,一方面舍不得将要成熟的庄稼,不舍得放弃一年辛苦的劳作结果;另一方面,走到哪里都要实行三光政策的日本倭寇们对于生命的威胁,让他们不得不逃往他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