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0页(第1页)

周父怒而拍桌:&ldo;我就该打死他了事!&rdo;嘴上放着狠话,眼眶却明显泛红。从林惊蛰给他们通风报信起,夫妇俩以最快的速度搭上了郦云出来的班车,一路上他们一秒钟都不敢耽误,食不知味辗转难眠,还不敢轻易打电话来刺激儿子,简直是心力交瘁!好在赶上了,儿子并没有真的出什么问题。想到一路过来两人的路费,周父欣慰的同时也十分心痛,这笔花销已经抵得上他过去半个月的工资了!自打周妈妈下岗之后,周家的经济一直就十分紧张,为了周海棠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外债,现在每一分钱,于他们而言都是珍而重之的巨款。夫妇俩商量着两人之后要怎么回群南,周妈妈有点舍不得儿子:&ldo;你看他又黑又瘦的,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咱们来都来了,多陪他几天吧。&rdo;周父闷头抽烟,声音沙哑:&ldo;燕市太花钱了,刚才来学校路费就要两块,吃个中午饭就要一块钱,住一个晚上得多花多少钱?不行,等晚点跟海棠说完,我们马上回群南。高方哥那边的工地还等着开工。&rdo;周妈妈一个传统女人,又没有经济来源,丈夫发了话,她再不情愿也只能听从。想到儿子以前在郦云被自己喂得白白胖胖,才来燕市几个月就变成了现在黑瘦黑瘦的小可怜,她心中痛苦,小声啜泣着。林惊蛰给他俩倒了热茶,问:&ldo;叔叔阿姨,你们就这样回去,周海棠怎么办?&rdo;周父叹了口气:&ldo;我会跟他讲清楚的,他要是不听,我就把他腿打断!&rdo;周妈妈吓了一跳:&ldo;你胡说八道什么!&rdo;他俩既已经千里迢迢从群南赶了过来,跨出了这最难的两三千这个数目对她来说代表了什么呢?拿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类比,那就是她这辈子连见都没见过多达这个数目的现钱周母还没下岗的时候,是郦云暖瓶厂的女工,一个月工资一百七十块。她和丈夫的收入加起来可以达到四百,这在群南的偏远小城市已经能称得上高薪阶层,但夫妇俩各有负担,还有个正在成长的半大孩子,即便是每个月四百左右,到手后吃光用光,最后也很少能存下多少。但这份收入依然叫许多国企工厂外的人羡慕有加,90年代的郦云,许多农民辛辛苦苦翻上一年的地,刨除口粮后,全年都未必能赚到两百块钱。周母一度以为下岗之后自己的人生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再没有任何转机,林惊蛰和胡少峰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番话却在她心口狠狠地震了一把。尤其胡少峰,这个明显是燕市本地人模样的男孩从穿衣打扮到行为举止一看就是有钱人家见过世面的小少爷,他语带惊奇的那番话说得太自然了,周母很难心生质疑。再胆小的人潜意识里也是追求进步的,周母很心动,她就此事回去和丈夫商讨。周父想也不想地否决了:&ldo;胡闹!不像话,咱们又不是劳改犯,清清白白的人,去做什么个体户!&rdo;在他的概念里,最风光的职业还是进国企当工人,个体户这个词语是这十几年才出现的,早些年根本就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在燕市这种大都市里还好些,可放到郦云,八十年代时只有坐过牢的泼皮混混这种找不到正经工作的人才会去倒腾自主经营。投机倒把罪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约束范围根本就没那么清晰,许多因为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捣乱市场以谋取重利的不法分子锒铛入狱登报批评之后,升斗小民便将&ldo;生意&rdo;二字畏之如虎。周父是绝对没法接受的,他连炒股票都绝不去碰,这个当代典型的遵纪守法的小男人有着自己坚定的操守。周母比他更循规蹈矩,但害怕之余,却又确实心动。周海棠长到那么大,这是第一次离开他们身边来燕市那么远的地方。自打儿子离开之后,留在郦云的她吃不香睡不好,时常午夜惊醒,只因为担心儿子不在自己身边会不会出什么事情。留在燕市做生意,不说能赚到多少钱,能留在儿子身边这一点对她来说就是个巨大的诱惑。母亲的力量是惊人的,对丈夫顺从了半辈子的周母第一次没有被斩钉截铁的拒绝打消念头。周父还在筹算什么时候离开燕市最合适,周母已经暗地里展开行动了。她才到燕市,没有根基,但因为一手好厨艺,暂住的家门口每天快到饭点时就会聚拢上许多来取经的社区太太。周母为人老实本分,但却也不木讷,几天下来和这些太太关系搞得不错。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