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章(第2页)

贺兰泽离开寝殿时,是谢琼琚午后歇晌的时辰,她破天荒没有多睡,同他一道起来的。本想唤皑皑过来,给她查会课业。前两日说近来先生教授的课业从诵读到了释义,她稍有困难。却不想侍者回话,她见这日头正好,又有风,缠着师父策马去了。

“她才能翻马背,不会去城郊马场的。左右是在南苑小林子里,你可要去看看”贺兰泽道,马厩有温顺的马,尽着你挑。谢琼琚往外望去。

天高气爽,浮云滚金,是个好天气。

她顿了顿,还是算了。说着,便让竹青备了茶点瓜果给皑皑一行送去。自个靠在榻上,摇着团扇和郭玉闲话。贺兰泽也不勉强她,只笑笑去了前头议事。

议事堂中论的自然是昨日之事。

如杜攸所虑,贺兰泽的话并非无懈可击。这日几位大儒都来了,虽不曾言语,然同来的门下子弟接而连三地论述。

开始是单纯地讲妇人德容言工。往后是男女天地阴阳调和。

最后论及君与后,后亦是君,君者当清正,无瑕疵,为天下表率也。共五人,前后论有一个时辰。

贺兰泽耐心尚好,一字不落地听着。最后问,还有哪位要言语殿中无应答。

贺兰泽便又问,“昨夜孤之论,不赞不顺欲要离去者,可有可上卷宗。”

自然是有的。

原在今早本该举行的早会上便有五位文官,两位武将提了出来,将各自将辞呈卷宗交个了杜攸。

幸得贺兰泽今日贪睡,取消了早会。

趁着这半日空档,被杜攸劝说留下的有一位,自个想通的有三位。是故这会整理好的卷宗奉给贺兰泽,一共还剩三位。

多谢老师。贺兰泽接过卷宗时,眼风同杜攸接上,挑起的剑眉下,清亮

目光酿出一分自得。杜攸面庞板正,举止庄肃,衬得青年少了稳重。

贺兰泽下意识理过衣襟,轻咳了声,低眸认真阅过。杜攸如常转身,容色却柔和起来,心中甚是满意。

温柔乡里半日,是贺兰泽给昨日自己激进举措的缓冲,他亦清楚如今用人的重要性,尚未到大刀阔斧清人的时候;同时也是给情绪上头之人的退路,天下诸侯虽多,明主却当真无有多少。

是故,这厢共一位武将洪飞,两位文官百里允、戴上了辞呈。

如此,方才驳孤之意的五位讲郎可是一样递来辞呈

五人彼此观望,不约而同望向各自师父。

其中一位大儒拱手道,“主上,此乃我们门下子弟,可否让我们带回门中再做打算。”已经从驳他变成了门中事,贺兰泽自然见好就收,只颔道,当然,有劳诸位了。至此,这日堂中最后,三人请辞离去,新人补缺上任。其中,原本洪飞将军的缺,由李洋补了上去。又激起一层不小的波涛。

因为李洋总共才入麾下数月,除了当日随贺兰泽共度上党郡北麓山崖,扶了他一把,尚未有功绩。这厢领职,总是多有不服。怕人不服,你且作出行动来,让他们服不就成了。殿中文武已经散去,就剩不敢胜任的李洋还在请辞。

贺兰泽一句话给怼了回去,孤记你当日悬崖护命之恩,你且拿出那日的勇气,担起来。闻此言,李洋终是从命应下,道定不负知遇之恩。

杜攸目送远去的人,对着正座上的青年愈满意。

得老师这一点头,且不易。殿中二人,且君臣,且师徒。私下里,杜攸自也受得起贺兰泽这拱手一拜。他笑意未减,也作一礼退去。

择李洋补位之举,还恩是其一。

然更重要的是此举闹出的声音并不小于昨日之谈后官员离去的声音,如此可稀释可盖去。便从方才殿中情形看,诸人的反应显然移到了今日之事上。

其三,李洋白衣出身,是贺兰泽养起来的第一股新鲜血液。

能不能成功且另说。

杜攸回望殿中伏案阅卷的青年,至少每一步都是一子三路,数管齐下,实属难得了。

李洋领了这职位,便

愈忙碌。中秋盛宴,千山小楼有三日流水宴。

除却原定的七州刺史及其家眷外,贺兰氏族中多来不少人。护院的领向各将领处调人,时间紧迫,诸将有的存了旁的心思,总觉护院之事不敌领兵作战,要留兵甲以防万一。有的愿意谴人手过来,却又离驻扎营地太远不甚方便。

李洋便毛遂自荐。

护院领没得挑,也就感激接纳,一起忙得脚不沾地。

八月二十,楼中除了丁朔,公孙缨这并、幽两州的人尚在,其余皆6续离开,一时安静不少。郭玉在谢琼琚处陪她闲话,聊起这些日子的事,只感慨万千,千恩万谢。也是阿洋自个努力。谢琼琚话这般说着,脑子里还是不可避免的想到贺兰泽。

也确实是他故意给的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