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九章 灞上(第2页)

原本历史上,大秦崩塌后,项羽占据咸阳,刘邦被项羽封在汉中为汉王。

之后刘邦为了麻痹项羽,表示自己没有入侵关中咸阳等地的野心,同时也断绝其他诸侯与汉中的连结,烧毁的连接咸阳与关中的通道就是子午道。

同时历史上后世三国蜀国大将魏延主张北出子午谷袭击长安所选的通道,一样也是子午道。

而在原本历史上,始皇帝归天,刘邦和项羽两人争霸天下时,韩信所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修的栈道就是褒斜道,渡的陈仓即是如今的陈仓道。

其中蒲津道和武关道则是两条分别由关中通往河东地区古魏国和东南地区古楚国等地的大道。

蒲津道老秦国旧都栎阳为起点,这是一条战火连绵的古道,是老秦国和老魏国当初长期厮杀拉锯的战场。

武关道连接的武关是老秦国东南的门户,也是老秦国长期与楚国争战的要塞。

武关古道的起点是老秦国大军南下的后援根基所在,蓝田塬大营。

经关中任何道路入蓝田塬,都必须过蓝田,再经武关出东南山地,抵达南阳郡与故楚荆襄地区,成为关中通往东南各地的最大出口。

武关道也是始皇帝历次东南巡视所走的通道。

除了这两条大道外,大秦东出的门户就是函谷关。

函谷关是老秦国东北的门户,始皇帝所修东出驰道就是从咸阳过函谷关直达古齐国都城临淄。

秦孝公时,老秦国国力衰弱,为同魏国议和罢兵休战,将大秦北部包括函谷关等老秦国大片肥沃土地都曾割让给过魏国。

后来商鞅变法老秦国再次从魏国手中夺取函谷关后,特意修建了从咸阳至函谷关的大道,这是由大秦关中故地东出魏韩齐等国的中枢通道。

如果说蓝田塬大营是老秦国大军南下武关的后援根基所在,那么灞上大营则是老秦军东出函谷关的后援根基所在。

始皇帝统一后,关中老秦大军要么戍边,要么南征百越,要么被派往淮北淮南弹压齐楚之地各郡,都是由蓝田塬大营和灞上大营南下、东出。

此刻为了马鞍、马镫和马掌这三件东西的熟悉使用,始皇帝分别从禁军中抽调了两万骑士、卫卒中抽调了一万骑士统共三万进驻灞上大营。

至于灞上大营原本的驻军,为了保密起见,除了留下一万步卒防守大营外,其余尽皆都并入了蓝田塬大营。

反正,屠瞆南征百越,已经将蓝田塬大营中的老秦兵卒带走的差不多了,空着也是空着。

这三万骑士,里面并没有从六国征召来服戍役的,全部都是大秦关中故地的老秦人。

同时屠瞆南征百越的真正主力,也全都是老秦人兵卒。辅助兵卒才是征召来的服戍役的六国百姓。

或许在始皇帝看来,只有这些老秦子弟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吧,

两万禁军骑士的统兵将领名为辛胜,一个矮壮身材、双眼锐利的中年人。

辛胜之名,嬴高听的很少,如果他能多了解点历史就会知道,辛胜同样也是堪比蒙恬、蒙毅的名将。

同时,辛胜的女儿则要出名的多,因为后世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女主人辛追,就是辛胜之女。

如果说嬴高对辛胜不太了解的话,那么对卫卒那一万骑士的统兵大将之名,嬴高则要熟悉的多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