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頁(第1页)

淮南軍中大多也是奉命行事,如今太守趙齊屍體已經涼透,他們自然不會去自尋死路,紛紛扔下武器。

對勤王大軍來說,此次平叛算是不戰而勝,可對大魏來說,終究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創傷。

從淮南到魏都,一路上經過數個州郡,竟無一地可擋淮南軍北上,如此危機可見一斑。

不過,究竟是不可阻擋,還是不願阻擋?

---

說起這大魏,開國之初也曾創造過太平盛世,皇帝勤政愛民,臣子清正廉潔,很快就從皇朝更迭的蕭條中恢復過來,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可不知怎的,才過了三四十年,這王朝便有了衰頹的跡象,皇帝不是荒淫享樂,就是侍弄風雅,總之心思放不到政事上。

現任皇帝朱景就是一個典型,早年性情溫和,雖在理政上無甚天賦,好在勤勤懇懇,日子也就勉強過得去,後來卻不知受了什麼刺激,一夜之間性情大變,對百姓還算厚道,只是鑽了牛角尖,日日想著與世家大族對著幹。

民間便有猜測,這大魏莫不是國運不濟,要走那短命暴秦的老路?

許是朱景終於意識到了危機,急於想要奪回權柄,奈何世家結黨把控朝堂,皇帝與之爭權奪利,多年來依舊難捨難分。

眼見這皇帝愈加無常,身體也日漸衰敗,世家日子難過太久,如今終於坐不住了。

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們糾結叛軍欲行謀反之事,卻沒有料到有人預先得知了消息,緊跟於後將其一網打盡。

城樓上替天行道射殺趙齊的神秘人,正是當今二皇女,昭華公主朱纓。

宮中險些遭亂,顯得有些荒涼,無人迎接公主玉駕。

她並不在意,腳步急匆往崇政宮趕,只是艷麗的面容難掩戾氣,高束起的烏髮迎風飄拂,紅衣裙袂在身前翻飛。

她本想多留趙齊一會兒,活捉他去父皇面前謝罪,只是此人出言不遜令人難忍,便怪不得她不給活路。

她從江北日夜不休回魏都,路上跑死幾匹馬才堪堪趕到,不是來聽他侮辱自己父親的。

平坦的宮道上唯餘二人,朱纓身後,跟著一位深綠色織錦官袍的宮人,是昭平公主身邊的一等女官,書琴。

「此次幸有姑姑接應。待一切事了,本宮定會請父皇降下重賞。」

朱纓步履不停。她心情不算好,但一受書琴所助,二是對朱繡這位皇姐自幼親厚,待她身邊的人總是多幾分善意和體面。

書琴躬身,「殿下言重,此乃微臣分內之事。」

半月前朱纓還在軍營練兵,全然不知將要發生何事,是謝韞從漸台得知淮南異動,又正好攔截下一封從魏都趙家發往淮南的書信,若非如此,她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說服汝陽太守出兵相助,又從江北趕回魏都。

父皇病體未愈,她不願驚擾,多虧朱繡及時派人接應,她才能秘密回到皇宮,免於打草驚蛇。

前方崇政宮高聳的檐角越發清晰,二人停下腳步。

書琴朝面前人一福,語氣柔和了些:

「殿下慢行,臣這便告退了。一別近十年,大殿下很是思念幼妹,待一切事了,還望殿下前來臨平宮一敘。」

朱纓露出笑意,認真應下。

朱繡是她的長姐,雖非一母所出,但母后崩逝後,她曾由賢妃撫養三年。長姐長她兩歲,自小溫柔安靜,同其母一樣善良仁厚,縱是她遠走江北多年,姐妹間的情誼也從未變淡。

就算書琴不說,她也會主動去的。

書琴走後,朱纓繼續快步趕路。宮外有謝韞在,又有遠多於叛軍的勤王大軍,不會出什麼岔子,當務之急是見到父皇。

她與父皇十年未見,彼此連相貌都快要記不得了,現在瞞著他秘密回宮,還先斬後奏處理了趙齊,不知父皇會作何想。

天家父女,但願不要如此難做。朱纓揉了揉眉心。

----

崇政宮殿門緊閉,已經完全被紅纓軍控制。見朱纓前來,副將肖遠快步上前一揖,低聲稟告:

「幸不辱命。末將率兵來時,他們正逼陛下寫下禪位詔書。所幸來得及時,反賊已被悉數拿下,現在正扣押在殿內,請殿下定奪。」

朱纓頷,道了一句「諸位辛苦」,接著越過門外守軍向內殿而去。

放在平時,崇政宮乃是最為端嚴肅穆的治國理政之地,而現在殿前金階卻染上血色,過去的股肱之臣也成了階下囚。

兵部尚書趙斌等人被壓著跪在地上,髮絲散亂,深藍色官袍上有暗色,是沾上的血跡,看上去分外狼狽。

聽見腳步聲,趙斌抬頭看向來人。

面前女子十分年輕,容貌出眾,正是大好年華,若不是年紀擺在那裡,他會真的以為是故去的寧皇后死而復生。

「······二殿下。」

他自知難逃一死,便也不再拘束,絕望又肆意:「老臣遠在魏都,常聽世人說起殿下英姿,一別經年,今日得見,果真頗有先皇后風采。」

朱纓的母親寧皇后在她六歲時就崩逝了,本是聲名顯赫的女將軍,當年不知讓多少少男少女傾慕,最後卻困死在了宮牆之中。

朱纓早就不記得了她的模樣,只能回想起幼年玩耍時,那雙執帕為她擦汗的、有薄繭的手。

「本宮身上流的是大魏皇室與寧氏的血,自然不會差。」朱纓毫不謙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