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1页(第1页)

  政治生活,从而区别于佛教的&1dquo;明心见性”论,老庄的&1dquo;心斋”&1dquo;坐忘”论,显示

  出儒家心性化的性格特征。

  3.复性论对后世的影响

  《复性书》以儒为主,综合佛、道二家(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

  溶铸,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心性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丰

  富了儒家思想。李翱从儒学众多的问题中拈出性、情这一对范畴进行深入的阐述,

  摆脱了汉唐以来研究儒学重训诂章句的传统思想方法,开辟了的风气。从此以后,

  心性问题成为后世儒学讨论的主要话题。宋明理学家大都讲性情、理欲之辨;追本

  其源流,不能不说李翱《复性书》开创了先声。

  李翱于儒家众多的经典中,着重表彰《中庸》,对《中庸》的心性论作了创造

  性的挥。欧阳修在《读李翱文》中说,&1dquo;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

  庸》之义疏耳。”李翱在《复性书》中还屡次征引《大学》、《孟子》、《易传》

  等等。现代学者傅斯年在《性命古训辨证》一书中说:&1dquo;儒家书中,谈此虚高者

  (按;指性命问题),仅有《孟子》、《易·系》及《戴记》之《乐记》、《中庸》、

  《大学》三篇,在李氏前皆不为人注意,自李氏提出,宋儒遂奉为宝书,于是将此

  数书提出,合同其说,以与二氏相角。”由此看来,李翱已开启了后世重视《四书》

  的先河(他与韩愈合著有《论语解》)。

  李翱(包括韩愈)对儒学的创,基本目的在于反对佛、老二教,复兴儒学。

  李翱一方面辟佛,另一方面却钻进佛学的肚子里,去吸取它的思想营养,以弥补儒

  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宋明许多理学家也正是如此。他们表面上站在儒家文化正

  统的立场上,竭力排击佛老,另一方面却对佛(老)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由崇儒

  排佛到援佛入儒。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讲的&1dquo;里面也取佛法,外面却攻佛法”。宋明

  理学家的这种惯用伎俩,不能不说受了李翱的启。

  (杨世文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回目录

  大唐文儒柳宗元

  (773—819)

  一、辅时及物参加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