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章 文华殿召对(第1页)

蒙古和女真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林丹汗虽然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但能够掌控的只有察哈尔部。

他的志向是统一整个蒙古,重现成吉思汗的光荣,第一个目标是征服科尔沁部。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以后,将目光投向了海西女真叶赫部。

一山不容二虎,林丹汗和海西女真叶赫部勾塔,努尔哈赤和蒙古科尔沁部勾塔,两人互挖墙角。

激烈角逐的结果,努尔哈赤大获全胜,不仅统一了海西女真,还将蒙古科尔沁部牢牢控制在手中。

在和明朝的争斗中,努尔哈赤同样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广宁之战,十万明军被屠,朝野上下惊慌失措,绝大多数人主张退守山海关,甚至有人主张迁都南京。

只有名不见经传的袁崇焕口出狂言,"与我兵马钱粮,我一人守辽西足矣″,并且真的在宁远和宁锦两次战役中大败努尔哈赤父子。

但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不仅当时的人以为袁崇焕是汉奸叛徒,就是后世的人也坚信袁崇焕是汉奸叛徒。

袁崇焕在明末将领中是最特殊的一个,他不像孙承宗、孙传庭、卢象昇那样纯白,也不像洪承畴、吴三桂那样黑得清清楚楚,无可狡辩。

如果他真的足一个汉奸,那么他就是死有余辜。

如果他不是汉奸,那就是明末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死得令人心寒。

朱由检在文华殿召见了袁崇焕,四十五六年纪,身材不高,黑而瘦,眼睛却分外有神,透着一股子精明强悍和聪慧狡黠。

初见新皇帝,袁崇焕显得兴奋又拘谨。

朱由检上下打量袁崇焕,问道:"你在辽西多年,两度与建奴交手,对辽东局势有何见解?"

袁崇焕取得了宁远和宁锦两次大捷,功劳却被魏忠贤窃取了,还被排挤下台。当他离开战斗了四五年的辽西战场,路过峥嵘险峻的山海关时,心中说不出的伤感与惆怅。

魏忠贤被清算后,他期待朝廷重新起用他,经常站在山头向北眺望,希望看到朝廷派人来召他,足足两年的等待,让他备感煎熬。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朝廷的诏书来了。

眼前的新皇帝还很年轻,会不会给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袁崇焕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臣才疏学浅,又久在乡间闲居,不敢妄谈军国大事。"

朱由检:"不必过谦,尽管道来!"

袁崇焕一向敢说敢做,心中本来豪情又突然点着了。

"建奴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不足为惧,只要兵马钱粮俱足,君臣同心,调度得当,五年之内可以平定辽东。"

还是"平台召对"时"五年平辽"那一套!

朱由检嘴角勾了勾,"建奴连克七城,除辽西走廊外,整个辽东全占了。蒙古林丹汗己西迁,黄台吉已控制整个漠南蒙古,朝鲜国王李倧也已向黄台吉屈服。五年如何平辽?"

袁崇焕:"两军相争,士气最重要。当初广宁惨败后,很少有人能看清当时的局势,觉得辽东局势无可救药了。但是事实上,广宁之战后,建奴扩张的势头己经达到了极限,况且在辽北还有林丹汗牵制着他。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