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页(第2页)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有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

  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从人的社会性出,肯定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性,而且认为脑力劳动

  同体力劳动的分工与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一样,都是一种&1dquo;通工易事”的关系。这

  样,孟子就从生产分工的必然性推论出阶级分工的必然性。

  人们公认孟子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展到了高峰。但人们所认为&1dquo;高峰”的那些

  民本思想,如果严格分析,其实并不是民本思想,而是地地道道的朴素民主思想。

  平等精神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必然前提,因而是民主思想的应有之义。孟子&1dquo;道

  性善”,认为&1dquo;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种天赋道德论在认识

  论上虽然有欠妥之处,但在政治观上却颇富于进步意义。因为承认人在生性上是一

  样的,而且都是善的,这种天赋平等观为老百姓争取平等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孟子看来,&1dquo;舜,人也;我,亦人也”,&1dquo;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

  娄下》),在人格上普通百姓与圣王是平等的。在政治上君臣也自应平等、对等。

  &1dquo;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1dquo;堂高数仞,榱题数

  尺,我得志,弗为。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

  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

  何畏彼哉?”(同上)士可以德藐诸侯,这实际是以土与诸侯的政治道德平等作为

  前提的。

  对于国家的治理,孟子认为不但君主有责百姓也有责。舜、傅说、胶鬲、管夷

  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的是农,有的是工,有的是商,有的是游民,有的

  是奴隶,但孟子认为&1dquo;天”都可以&1dquo;降大任于是人”(《孟子·告子下》),不仅

  可以为贤相,而且还可以为圣君。这实际是承认了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基于政治平权、人格平等的观念,孟子在君臣关系上作了许多精彩的论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