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7页(第1页)

  今古文经学,再引进道家思想进行设计的努力,也只是在学术界吹进了一股清之

  风,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决心献身于哲学事业的王弼,一扫汉儒烦

  琐、迂腐、无用的弊端,融合儒道两家有用的学说,从汉儒的注重传注训诂,转向

  于义理的诠释;从汉儒的注重《春秋》,转向重视《周易》,摒弃汉儒治《易》中

  的象数传统和迷信色彩,而用义理解释《易》经;把传统的重天思想,转变到注重

  人事。借鉴《老子》的&1dquo;无为”思想,提出了&1dquo;以无为本”的哲学命题。这就给病

  危的儒学注进了鲜的血液,建立了以道为主、儒道结合的时代的思想。王弼

  成了魏晋玄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也代表了魏晋时期哲学领域的最高水

  平。

  人类在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渐深入、了解世界。通过万事万物的现象

  去了解事物的本质,探索世界的起源,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历代哲学家的努

  力,已开辟了道路。到了魏晋时期,哲学研究产生了一次可贵的飞跃。天才王弼对

  哲学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1dquo;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王弼认为,世界的本体是&1dquo;无”,世界的现象,即各种具体事物都是&1dquo;有”,

  &1dquo;无”是&1dquo;本”,&1dquo;有”是&1dquo;末”。&1dquo;无”是&1dquo;万物之宗”。&1dquo;无”能生&1dquo;有”。

  他的&1dquo;无”,有时又称为&1dquo;道”。他认为:&1dquo;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

  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第四十章注)卢天地虽大,富有

  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他把

  &1dquo;无”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所以一&1dquo;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

  行传》引王弼语)他把老子所说的&1dquo;道”也用&1dquo;无”来解释。他说:&1dquo;道者,无之

  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论语·述而》邢囗疏引王弼《论语

  释疑》)这就是说,&1dquo;道”就是&1dquo;无”,所以&1dquo;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

  由。”(《老子》第三十四章注)

  &1dquo;无”,或者说&1dquo;道”,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万物之宗。他说:&1dquo;无形

  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

  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老子指略》)叫不出名称,看不见形体

  的某种东西,是世界万物的宗主,它不是人们的眼耳口体等感官所能感知的。它

  &1dquo;无状元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可得而知。”(《老子》第

  十四章注)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东西,&1dquo;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

  (《老子》第十六章注)人们感知的只是现象,而&1dquo;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

  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故隐而无名也。”(《老子》

  第四十一章注)大象、大音这种本原的东西,是看不见、听不到的,而各种事物、

  现象却是由它形成。正因为它&1dquo;无形”所以就只好称它作&1dquo;无”。也可以叫&1dquo;道”,

  &1dquo;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老子》第三十二章注)&1dquo;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是道不可体,故但志慕而已。”(《论语·述而》邢囗疏引王弼《论语释疑》)”

  道*和*无一能生成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谁也不能叫出它具体的名称来,只

  能意会而已。王弼又借用古代&1dquo;五行”的学说,而赋予它的意义。他说:&1dquo;天生

  五物,无物为用。”(《老子指略》)五物,又称五材,即金本水火土。它是自然

  界中存在的五种基本物质,是&1dquo;有形”的东西,与生成万物的&1dquo;无”是矛盾的,所

  以,有形的五物依靠&1dquo;无”才能挥作用,产生万物。&1dquo;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

  柔不刚。”(同上)那仍然是没有寒热刚柔、不能感知的&1dquo;无”。他借用老子的

  &1dquo;无”来表达他自己对生成万物的原始物质的认识。这个&1dquo;无”才是本,而一切的

  表象都是末,是由&1dquo;本”产生出来的。

  这种不能感知的细微物质又是怎样生成万物的呢?他说:&1dquo;中和备质,五材无

  名也。”(《论语·述而》皇侃疏王弼《论语释疑》)无名,即无形。以无形的

  &1dquo;五材”,即细微物质,通过&1dquo;中和”的形式而生成万物。他的&1dquo;中和”,不是有

  形物的掺合,不是保持物质原有特性的物理过程,而是通过化学的过程&1dquo;中和”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