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5页(第1页)

  本观点,反而多处援引康说来证成己见。那么,张之洞捎话对他廖平学术的影响力

  亦可知矣。

  至于&1dquo;戊戌惧祸”之说又怎样呢?如前所述,廖平将悟出的&1dquo;大统”之说写

  成《地球义》,其书属稿远在政变之前。据《廖平年谱》记载: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1898)廖平在资州知州凤全宴上,得闻北京政变的电讯,知其同学杨税、

  刘光第被害,悲不自胜,俯伏案。随即有门人从重庆捎信说朝廷株连甚广,外间

  盛传康学出于廖,要他焚毁所著有关各书。于是门弟子一齐举火,将书《地球

  义》也一道烧掉了。可见,大统之学成于政变之前,当时维派正步步高升,节节

  得意,根本无祸可惧!况且廖平力主素王改制之议,平生同情变法,一生行迹言论,

  未曾改变。由此可见,所谓&1dquo;贿逼”、&1dquo;惧祸”之说,皆诬枉不实之词[注]!

  &1dquo;三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廖平自己为学日益更和精进不已。早在张之洞捎

  话前十年(即光绪十二年)作《经学初程》已声称:&1dquo;惟心知其意,则百变不穷”。

  甚至说:&1dquo;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至二十年不变,便是弃材!”他光绪九年

  (1883)完成&1dquo;一变”,光绪十三年(1887)开始&1dquo;二变”,至戊戌之年(1898)

  已历时十有一年,已到了&1dquo;十年一大变”的期限了。况又有康有为&1dquo;两考”的&1dquo;逼

  压”。无论是主观愿望还是客观形势,都逗得廖平必须做的学问,进行的探索

  了。

  廖平的经学思想,不仅在张之洞在世时历经一变、二变、三变,而且在张之洞

  作古之后,还生了四变、五变、六变。光绪三十一年(19o5)至民国六年(1917)

  是廖平经学四变时期。这时廖平避开经学史上聚讼已久的今古文问题,专门分辨天

  学和人学。认为孔学之中,不仅有治中国和治世界的小大之学(即。人学”),而

  且有治天仙鬼神和未来世界的&1dquo;天学”。从此后,廖平治学,不分家法,不讲今古,

  甚至打破经学、子学与乎宗教神学的界限,欲建立无所不包、治人又治鬼的&1dquo;孔经

  哲学”体系。于是乎,以前被儒学斥责的&1dquo;诡怪不经之书”,道家释氏之典,无一

  不是孔学中天学的解人。孔子成了全球一圣,古今一人。

  民国七年(1918)是廖平经学开始五变时期。这时他为了尊大孔子的绝对权威,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