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9页(第1页)

  目之为贤智君子之害天下后世也,相率趋之以为美言。其入人心深,祸斯民也

  大,而终莫之寤,辨恶可已哉!

  程朱理学统治思想界达数百年,后世人们不知其与异教相差无几,反而把它作

  为金科玉律,信奉不疑,惑乱人心,危害斯民。因此,他要站出来与之辩论。在

  《疏证》的结尾说:

  宋以来儒者皆力破老释,不自知杂袭其言,而一一傅合于经,遂曰《六经》孔

  孟之言。其惑人也易,而破之也难,数百年于兹矣。人心所知,皆彼之言,不复知

  其异于《六经》、孔、孟之言矣!

  戴震深知要彻底清除程朱理学的影响,是相当艰难的。他是抱着一种殉道精神

  去恢复原始儒学的面目的。

  戴震还从理欲之辨的角度,批判程朱理学&1dquo;以理杀人”。他说:&1dquo;圣人治天下,

  体民之情,进民之欲,而王道备。”最好的政治是让人们的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

  但理学家片面强调理、欲的对立,用名教压制人欲,倡导&1dquo;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造成了古今许多人间悲剧。一个&1dquo;理”字之下,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呻吟。他深刻地

  指出: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

  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道。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

  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

  怜之!呜乎!杂乎释老之言以为言,其祸甚于申、韩如是也[注]。

  理即纲常名教。在理学统治下,它成了尊者、长者、贵者用来压迫卑者、幼者、

  贱者的工具。本来,先秦儒家虽然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但设计的是一种君仁

  臣忠、父慈子孝、上下和乐的理想社会,不提倡单方面的道德义务。君不仁,臣可

  以不忠;父不慈,子可以不孝。程朱理学在维护&1dquo;名教”的幌子下,片面强调单方

  面的义务,干出了&1dquo;以理杀人”的勾当,这是违背原始儒学精神的。戴震对程朱理

  学进行了最痛切的批判,并通过自己的学术建树,建立了一套反对理学、向原始儒

  学回归的人道哲学。

  这就是戴震思想体系在中国儒学展史上的意义。

  (杨世文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回目录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