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5页(第1页)

  从31岁到41岁,戴震撰写了一系列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原善》上中下三

  篇,《尚书今文古文考》一篇,《春秋改元即位考》三篇。据段玉裁记载,戴震曾

  说过:&1dquo;作《原善》篇成,乐不可言,吃饭亦别有甘味。”又说:&1dquo;作《改元即

  位考》三篇,倘能如此文字做得数十篇,《春秋》全经之大义举矣。”又说:&1dquo;

  《尚书今文古文考》,此篇极认真。”可见戴震对自己这些作品的重视。

  戴震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是《孟子字义疏证》。该书撰成于乾隆三十一年,戴

  震44岁之时。关于他的写作动机,段玉裁是这样说的:

  盖先生《原善》三篇、《论性》二篇既成,又以宋儒言性、言理、言道、言才、

  言诚、言明、言权、言仁义礼智、言智仁勇,皆非《六经》、孔、孟之言,而以异

  学之言揉之。故就《孟子》字义开示,使人知&1dquo;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语病。所

  谓理者,必求诸人情之无憾,而后即安,不得谓性为理。

  可知戴震此作,是要从根本上抽去宋德性理之学的哲学基础。如果说戴震的文

  字、音韵、训诂之学一方面是为了打倒理学权威而作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

  建构的哲学体系而进行的必要准备,那么《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就标志着戴震哲

  学体系的形成。

  戴震精通舆地之学。在京师期间,他应直隶总督方观承的聘请,纂修《直隶河

  渠书》111卷。此书尚未修成,方观承就去世了,接任者对戴震不能礼敬,他于是辞

  去此事。后来又游山西,修成《汾州府志》三十四卷及《汾阳县志》,&1dquo;其书之详

  核,自古地志所未有”[注]。

  由于屡试不第,戴震只好南下,主讲浙江金华书院,这一年他已5o岁了。他从

  37岁参加乡试,4o岁时才考中举人。以后十年之间,他汲汲科举,希望能在科场上

  获得成功。但每次都失望而归。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戴震的命运才稍稍有

  些转机。

  早在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帝)打着&1dquo;稽古右文”的旗号,命各省

  督抚、学政购访遗书,第二年,又命儒臣从《永乐大典》等书中钩辑佚书,并开四

  库馆,准务修纂《四库全书》。四库馆网罗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戴震当时已名重海

  内,连乾隆帝也风闻过他的大名。这时,纪购、裘修等人在乾隆面前力荐,于是特

  召戴震入京,充四库馆纂修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