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6页(第1页)

  他也拒而不见。

  万历四十年(1612),因人推荐,朝廷下诏恢复刘宗周行人司行人的旧职。在

  北上途中,路过无锡,拜访高攀龙。高与顾宪成都是当时的理学巨子,又是东林书

  院的创建人,天下士大夫仰之为泰山北斗。刘宗周在无锡短暂停留,与高相互切磋

  学问,有问学三书,一论居方寸,二论穷理,三论儒释异同与主敬之功。从此刘宗

  周论学更反躬近里,从事治心之功。

  当时东林党人与朝中大臣互相攻讦,形同水火。刘宗周上《修正学以淑人心以

  培养国家元气疏》,指出当时廷臣日趋争竞,党同伐异之风行,而人心日下,土习

  日险。他希望朝廷化偏党而归于荡平,不必以门户分邪正。这篇奏疏对当时的党争

  作了持正的分析,不全以东林党人为是,也不全以东林党的政敌为非。但朝中党派

  倾向已很明显,刘宗周在前疏中明顾宪成之学,被认为同情东林党。他鉴于群小

  在位,党祸将兴,就申文吏部,请给假放归。这时江西巡抚韩浚上疏弹劾刘宗周,

  比之为少正卯,说他&1dquo;行伪言坚”,足以乱天下而有余,乞赐尚方加诛,以为惑世

  诬民之戒。归于顾,刘廷元又相继对他进行攻击。于是他踏上了归乡之路。

  解官后,刘宗周的心情反而觉得轻松。他早就想潜心学问,摆落世事的缠绕。

  在《与周生书》中,他写道:

  不佞少而读书,即耻为凡夫。既通籍,每抱耿耿,思一报君父,毕致身之义。

  偶会时艰,不恤以身试之。风波荆棘之场,卒以取困。愚则愚矣,其志可哀也。然

  而苦心熟虑,不讳调停,外不知群小,内不见有诸君子,抑又愚矣,其志亦可哀也。

  嗟乎,时事日非,斯道阻丧,亟争之则败,缓调之而亦败。虽有子房,无从借今日

  之著,直眼见铜驼荆棘而已!《易》曰:&1dquo;小人剥庐,终不可久也。”此曹何利之

  有?吾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万物一体,亦会为此曹著忙。若夫一身之升沉

  宠辱,则已度外置之矣。惟是学不进,德不修,快取容足之地,而亡其所为天地立

  心,生民立命之血脉,于世道人心又何当焉?此不佞之所倦倦而不容自已也。昔韩

  退之中废,作《进学解》以自励,遂成名儒,其吾侪今日之谓乎!

  小人当道,国事日非,既不能作济世之名臣,不妨作一个弘道之名儒。因此,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