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1页(第2页)

  道迩”这一思想影响。然而,孔子很重视&1dquo;天命”,相信命运之天或主宰之天,因

  为这个&1dquo;天”是不可捉摸、不可驾驭的。从经验上讲,天似乎有意志又似乎无意志,

  故孟子说:&1dquo;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致者,命也”(《孟子·万章上》),

  孔子强调尽人事、知天命,对有益社会国家的正义事业,要竭尽全力去做,作一个

  &1dquo;君子”,应该对社会负责到底,做得到的,则是&1dquo;天命”可为,如果失败了,也

  &1dquo;不怨天,不尤人”。荀子十分重视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提出了&1dquo;天人相分”和

  &1dquo;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他不相信&1dquo;天命”,认为天是自然现象,没有意志,特

  别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汉代的董仲舒从神学角度鼓吹&1dquo;天人合一”,断言天有意

  志,能主宰万物、主宰社会人事,把一切自然现象都说成是天的意志所为,乃至说

  人是天的副本,是天依照自己的模样复制的。他还提出&1dquo;天人感应”的说教,断言

  一切人事皆由上天支配。他从《公羊春秋》出,把儒学思想同天命神学相结合,

  从而神化了儒家学说。这种理论经不起社会展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检验,因而失去

  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作用。

  理学创始人,虽然也着重研究人道问题,但他们为了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去论证

  &1dquo;圣人之道”和伦理道德的至高无上性,为了把天道与人道统一起来,因而也重视

  对天人关系的研究。理学奠基人之一的邵雍就说:&1dquo;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他们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统一于&1dquo;道”。二程主

  张&1dquo;理”即是&1dquo;道”,程颢说:(”理便是天道也”《遗书》2o)又说:&1dquo;理无形

  也”、&1dquo;无形为道”(《粹言》一),&1dquo;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

  (同上),所以人们也把理学称之为&1dquo;道学”,因为在他们那里,&1dquo;理”和&1dquo;道”

  是同等的概念。

  (一)二程的&1dquo;天理”论

  工程学说的核心是&1dquo;天理”论。程颢说:&1dquo;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

  体贴出来。”(《遗书》卷12)天理是二程的最高哲学范畴,天理在二程,一般称

  之为&1dquo;理”。理的概念,早在韩非就提出了,和二程同时的张载、周敦颐、邵雍都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