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4页(第2页)

  收十分之一的税收。地主不准多占土地,为了照顾原来土地多的地主的利益,就按

  照他们原有土地的多少、分给他们做一个田官,这些田官可收一定区域土地的什一

  税,所以也会赞成改革。任命地主为田官的办法,只是在土地国有化过程中施行。

  过一二十年后,田官就要择贤,不能世袭了。这个既要平均又要维护等级制的改革

  方案,充满理想色彩。因为张载没有接近过政治权力的中心,这个方案,也基本上

  是纸上的计划。他回到关中隐居后,还试图和朋友们一起买一些困地来进行这个井

  田试验;他说:&1dquo;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他的计划是在解决农民的土

  地问题以后,广储畜、兴学校、成礼俗、救灾恤患、敦本抑末,实现所谓三代之治

  的政治理想。这与他学术上提出&1dquo;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的崇高目标是一致的。试验虽然最终未能施行,但张载对他的理想一直

  是深信不疑的。

  与井田制联系在一起的是古代的分封制,由于宋以后皇权专制的越来越加强,

  所以从宋到明不断有学者提出恢复井田制,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样的问题。黄

  宗羲甚至从屯田论证井田制的可行性。其目的是想增加地方自治的权力,以克服越

  来越强的集权造成的种种弊病。与之同时,则把维护等级制度的忠孝伦理建立在血

  缘宗法的社会关系上。张载提出:&1dquo;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注]他的改

  革方案,既有民本主义和大同理想的内容,又要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宗法伦理,这

  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基本格局。作为理学的创始人,在这个总的社会政治理想

  方面,他既是真诚的信仰者,又是注重实际的推行者。

  三、求创关学破矩前人

  熙宁三年,张载辞官回到横渠镇,从此,他潜心讲学,奋著述。他的家境并

  不宽裕,但有薄田数百亩以供生计,他在勤奋的学习和钻研中自得其乐。《行状》

  说他&1dquo;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

  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他在文化的海洋中刻苦地

  求索,在理论的山峰上孜孜不倦地攀登。在这个期间,他还开始招收门徒,传授学

  问,逐渐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关中学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