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4页(第1页)

  人富贵,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进取心,希望立德、立言、立功,对那些&1dquo;得一名、获

  一位,则弃其业而役役于持权者之门,故事业功德日以忘,月以削,老而益昏,死

  后遂亡”[注]的人非常轻蔑。他认为,身为素习儒业的士大夫,对社会、对封建国

  家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负起振斯溺、觉斯民的责任,虽然

  &1dquo;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注],也在所不辞。因此,他在朝中遇事能先人之所

  言,言人之所不敢言,不甘寂寞,评议朝政,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儒家士大夫应有的

  气节。他还以儒家传统的卫道士自居,把复兴儒学、排低异端作为自己平生的事业。

  史书说&1dquo;自晋讫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

  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囗而复奋。始未之信,年大显于时。”经过

  他的努力,他的学术思想渐渐被接受,在他去世后,&1dquo;其言大行,学者仰如泰山北

  斗”[注]。

  韩愈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的文学成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他的散文

  行文流畅,富于变化,感情充沛,力雄健,语言生动精炼,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烩

  炙人口的佳句。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在社会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古文观止》,共

  辑明末以前的5o余家散文22o篇,其中韩愈一家的就有24篇,可见其深受人们的推崇。

  韩愈的文学理论与他的儒学主张是密切相关的。他不提倡为作文而作文,而要求

  在文章中要体现、反映儒家之&1dquo;道”。他说:&1dquo;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

  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注]这就是&1dquo;文以明道”的主张。此外,

  他在论述文学的产生时,提出了&1dquo;不平则鸣”与&1dquo;文穷益工”的见解。这些理论丰

  富了我国文艺理论的宝库。

  韩愈的儒学理论,尽管后世有不少疵议,但现在人们讲儒学史,大体都要

  追溯到韩愈。先,韩愈排低异端,攘斥佛老的用心,成为后世儒学兴起的原因

  之一。其次,韩愈对儒家心性论的关注,开了后世儒学之先河。再次,韩愈的道

  统说,对后世儒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韩愈以后,很多儒学家都致力于理论创

  造,挥儒学奥旨,并以道统的继承人自居,推动儒家文化的向前展。最后,韩

  愈着重掘儒学的基本精神,对章句训诂基本上没有什么注意,推动了儒学研究方

  法的革。所有这四点,印证了陈寅恪先生的论断:韩愈是唐代学术文化史上承先

  启后、转旧为的关键人物。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说:韩愈不仅是唐代学术文化史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