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2章 模拟总结 罪在当代功盖千秋千(第1页)

第172章模拟总结:罪在当代,功盖千秋!千古一帝!!(上)

桓温是东晋猛将,也是东晋新崛起的贵族,他是晋成帝司马衍的驸马,南康公主的丈夫。

成为驸马后,他官拜徐州刺史,算是正式步入东晋朝廷中枢核心阶层。

因灭国有功,桓温被加封为安西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

随后桓温开始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收复了晋朝故都洛阳。

不断获得军功,让桓温产生了问鼎最高权力的野心。

说起来也很巧。

当年高平陵之变,以司马家为的士族门阀正式走上台前。

为巩固权力,司马懿大肆屠杀了亲近曹魏集团的士族。

王凌,毋丘俭,李丰等人都被夷三族。

包括桓范,这位哀叹曹爽犹如猪狗的智囊,最后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

而桓温祖上是谯国桓氏,与桓范虽然不是同族,但勉强算是同宗,所以诛三族牵连不到他。

但这份恩怨也就此定下。

此后。

一路走向权利巅峰的桓温,最终窃取了司马一氏的权柄,推翻了司马家的江山。

窃国者终被窃国。

这似乎是命运所开的玩笑一般。

桓温也算是给祖上报仇了……

毫无疑问。

这一位也算得上是当世之豪杰,王猛一度想选择他,但最终还是没有决定。

此刻桓温来到荆州北部,看到那荒无人烟的村庄和城池,一时间整个人都麻了。

人呢??!

一个人都没有,就像是一座鬼城一般,这般诡异的场景,让桓温部下诸将,一个个毛骨悚然。

“去查一查,这是谁的手笔!”桓温咬牙切齿的说着。

不多时,麾下打探消息的探子来报,“这是秦国宰相王猛的手笔!”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桓温挑了挑眉头,不免想到当日初次相见的场景。

当年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关中父老争以酒肉迎劳,男女夹道聚观。

那时的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来到桓温大营求见。

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边捉自己身上的虱子,一边笑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举大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慰劳,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猛则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

这句话直接戳中了桓温的心思,他若攻占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地盘却要落于朝廷。

所以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廷较量的优势,还不如养寇自重,继续获得朝廷的支持。

桓温很清楚,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如果他真一心为朝廷征战,最后驱逐鞑虏,光复中华,那他最后的结果绝对不会好!

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只有赐死!

所以,明明驱逐胡人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桓温却从未考虑过,一直以自身的利益角度思考局势。

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最终王猛再三考虑之后,并没有选择以他为主。

毕竟……放任故土被胡人侵占,放任华夏子民被胡人蹂躏,却只考虑自己一人之前途得失,这样的人,哪怕能力再强,又怎配被称之为英雄?

最多不过是一枭雄而已。

当初的王猛,直接看穿了桓温的想法。

这让桓温印象深刻,认为这是一个奇才,想尽量挽留他,让他追随自己。

可这王猛最终并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一个胡人!

秦之君主,苻坚!

“原来是你,为贼效力,投效胡人的家伙……”桓温有些不爽的说着,他对王猛没有投效自己这个事情,一直耿耿于怀。

随后他有些奇怪的问:“他是用了什么方法,让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全部搬迁过去的?”

“贼军手段,多是胁迫!”麾下诸将纷纷说着:“胡人手段,通常非常狠辣!”

“未必如此。”桓温缓缓摇了摇头:“如果只是单纯的暴力胁迫,那逃亡的人绝对不会少,被杀的人也不会少,可这里的景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